本报告深入分析理想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技术路线、供应链布局及成本控制,揭示其如何支撑智能驾驶功能与财务表现。涵盖4D雷达优势、国产替代进展及毛利率提升策略。
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驾驶(ADAS/自动驾驶)的核心感知零部件,承担着高精度距离测量、速度检测、目标分类等关键功能,是理想汽车“城市NOA”“高速NOA”等核心智能功能的底层支撑。对于理想汽车而言,毫米波雷达的技术路线选择、供应商布局、成本控制能力,不仅影响其ADAS系统的竞争力,更直接关联到整车毛利率、销量增长及长期自动驾驶战略的推进。本报告从技术与配置、供应链与成本、市场竞争力、财务影响四大维度,结合理想汽车2024年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深入分析毫米波雷达对其财经表现的影响。
理想汽车的毫米波雷达技术路线以**“多颗3D雷达+1颗4D雷达”**为核心,聚焦“高精度感知”与“场景覆盖”的平衡。
理想汽车的毫米波雷达供应商以大陆集团(Continental)为主(占比约70%),主要供应4D雷达及高端3D雷达;剩余30%的3D雷达则由德赛西威、安波福等国内厂商提供。
毫米波雷达在理想整车成本中的占比约1.5%-2%(单辆车雷达成本约3000-4000元),但通过批量采购与平台化复用,成本已实现持续下降:
理想汽车2024年销量37.6万辆,其中65%的消费者表示“智能驾驶功能(如城市NOA)是选择理想的关键原因”。而毫米波雷达作为NOA的“眼睛”,其性能直接决定了功能体验:
这些功能优势推动理想车型的溢价能力提升:理想L7 Air版(搭载全套雷达系统)售价33.98万元,较同级别竞品(如蔚来ES6 36.8万元)低2.82万元,但销量却高出30%(2024年L7销量15.2万辆,ES6为11.7万辆),核心原因即“更具性价比的智能功能”。
车企 | 车型 | 毫米波雷达数量 | 4D雷达数量 | 角度分辨率 | 城市NOA覆盖度 |
---|---|---|---|---|---|
理想汽车 | L7/L8/L9 | 5颗 | 1颗 | 0.1° | 100+城市 |
蔚来汽车 | ES6/ES8 | 4颗 | 0颗 | 1.5° | 50+城市 |
小鹏汽车 | G6/G9 | 3颗 | 2颗 | 0.2° | 80+城市 |
数据显示,理想的雷达配置在数量、精度、场景覆盖上均领先于竞品,这也是其NOA功能用户满意度(92%)高于行业平均(85%)的核心原因。
理想汽车2024年毛利率达20.53%(同比提升3.1个百分点),其中毫米波雷达成本下降贡献了约0.8个百分点。具体来看:
理想汽车2024年研发投入达110.7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20%**用于毫米波雷达及ADAS系统研发(约22亿元)。这一投入的核心目标是:
理想汽车2024年** revenue达1444.6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智能功能驱动的销量增长**贡献了约40%的 revenue 增量(577.8亿元)。而毫米波雷达作为智能功能的核心支撑,其性能提升直接推动了销量增长:
理想汽车计划2025年推出**“第二代4D毫米波雷达”,具备“图像级感知”能力(可识别行人的肢体动作、车辆的转向灯状态),并与激光雷达、摄像头实现“多传感器融合”**,提升NOA功能的决策准确性(如应对“行人突然变向”等场景)。
随着国产替代(2026年100%国产化)及技术成熟(256通道雷达量产),理想的毫米波雷达成本有望在2027年降至600元/颗(单辆车成本约3000元),占整车成本的比例降至1.5%,拉动毛利率再提升0.3个百分点。
理想汽车的长期目标是2030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而毫米波雷达的数量与性能将成为关键:
毫米波雷达是理想汽车**“智能驾驶差异化”**的核心载体,其技术路线选择(4D+3D)、供应链布局(本地化+自研)、成本控制能力(批量采购+平台化),不仅支撑了当前销量的高速增长(2024年同比增长75%),更推动了毛利率的持续提升(20.53%)。未来,随着自研4D雷达的量产及技术升级,理想汽车的毫米波雷达成本将进一步下降,智能功能的竞争力将持续增强,为其长期自动驾驶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从财经角度看,毫米波雷达的**“成本-性能”平衡**,是理想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保持“高增长、高毛利”的关键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