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理想汽车研发投入方向分析:聚焦家庭用户需求与技术创新

本文深度解析2024年理想汽车研发投入方向,涵盖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车辆平台及智能座舱四大领域,对比行业竞品,揭示其差异化战略与长期价值。

发布时间:2025年9月7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理想汽车研发投入方向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理想汽车(NASDAQ: LI)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部企业之一,以“家庭智能电动SUV”为核心定位,其研发投入方向始终围绕强化产品竞争力、巩固市场定位及应对行业变革展开。本文基于2024年财务数据(券商API)及行业公开信息,从研发投入概况、核心方向拆解、行业对比及战略意义四大维度,系统分析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逻辑。

二、研发投入概况:规模稳定增长,聚焦核心赛道

根据券商API数据,2024年理想汽车研发投入达110.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5%,2023年为96.2亿元),占总收入的7.67%(2024年总收入1444.6亿元)。从投入结构看,研发费用主要集中在动力系统、智能驾驶、车辆平台及智能座舱四大领域,其中动力系统(增程技术)与智能驾驶的投入占比合计超过60%。

相较于蔚来(2024年研发投入135亿元,占比12.3%)、小鹏(2024年研发投入102亿元,占比10.8%),理想的研发投入强度虽略低,但投入效率更高——其研发费用转化为产品竞争力的速度更快(如2024年推出的L9/L8车型均实现了月销过万的成绩)。

三、核心研发方向拆解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方向高度贴合其“家庭用户”定位,聚焦于解决家庭用户的核心需求(如长续航、智能驾驶实用性、座舱舒适性),具体可分为四大板块:

(一)动力系统:深化增程技术壁垒,布局纯电储备

理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增程电动技术,2024年该领域研发投入占比约35%。其研发重点包括:

  • 增程器效率提升:优化1.5T四缸增程器的热效率(目标从当前的40%提升至45%),降低油耗(2024年L9增程版综合油耗降至5.9L/100km);
  • 电池技术升级:研发高容量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目标从210Wh/kg提升至250Wh/kg),并布局4680大圆柱电池(与宁德时代合作),提升纯电续航(2025年推出的L7纯电版续航目标为700km);
  • 动力总成轻量化:采用铝合金材质打造增程器外壳及电池包框架,降低整车重量(2024年L8车型重量较2023款减轻120kg)。

(二)智能驾驶:聚焦“可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

理想汽车的智能驾驶研发以**“家庭用户的安全与便捷”**为核心,2024年投入占比约28%。其研发重点包括:

  • 算法优化:针对中国城市路况(如复杂路口、非机动车较多),优化感知算法(融合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数据),提升自动驾驶的场景覆盖度(2024年AD Max系统支持95%以上的城市快速路场景);
  • 硬件迭代:搭载英伟达Orin-X芯片(算力254TOPS)及128线激光雷达(探测距离300米),提升传感器的精度与可靠性;
  • 数据闭环:通过车机系统收集用户驾驶数据(2024年累计收集数据超10亿公里),用于算法迭代,降低自动驾驶的“长尾场景”风险。

(三)车辆平台:模块化设计,支撑多车型扩展

理想汽车的车辆平台研发以**“模块化、可扩展性”**为核心,2024年投入占比约18%。其研发重点包括:

  • Whale/Shark平台升级:Whale平台(用于中大型SUV,如L9)与Shark平台(用于中型SUV,如L7)采用模块化设计,支持动力系统(增程/纯电)、车身尺寸及配置的灵活调整,降低新车型开发成本(较传统平台降低30%);
  • 轻量化技术:采用高强度钢(占比65%)与铝合金(占比35%)混合车身,提升车身刚性(扭转刚度达40000N·m/°)的同时,降低重量(较同级别车型轻150kg);
  • 底盘调校:针对家庭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优化空气悬架系统(支持10级高度调节)及CDC连续可变阻尼减震器,提升车辆在坑洼路面的稳定性。

(四)智能座舱与用户生态:强化“实用性”体验

理想汽车的智能座舱研发以**“家庭用户的日常使用需求”**为核心,2024年投入占比约10%。其研发重点包括:

  • Li OS系统升级:优化车机系统的流畅度(搭载高通骁龙8155芯片,算力105K DMIPS),支持多屏互动(HUD+中控屏+副驾屏)、语音控制(支持四音区识别)生态应用(如爱奇艺、网易云音乐),提升用户操作便捷性;
  • 座舱功能拓展:增加“家庭模式”(如自动调节座椅、空调及氛围灯)、“儿童安全监测”(通过摄像头监测儿童状态)等功能,强化家庭用户的使用体验;
  • 用户生态构建:研发“理想充电”网络(2024年累计建成超1000座超充站)及“车家互联”系统(支持与小米、华为等智能设备联动),打造“车-家-生活”的生态闭环。

四、行业对比:差异化研发,巩固“家庭用户”壁垒

与蔚来(聚焦换电技术与高端品牌)、小鹏(聚焦自动驾驶与软件)相比,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方向更强调“实用性”与“家庭用户需求”

  • 动力系统:蔚来以换电技术为核心,小鹏以纯电技术为核心,而理想则坚持增程技术(占动力系统研发投入的70%),解决家庭用户的“充电焦虑”;
  • 智能驾驶:小鹏以“高算力+高场景覆盖”为核心,理想则以“可落地的L4级自动驾驶”为核心,更注重安全性与实用性;
  • 智能座舱:蔚来以“高端豪华”为核心,小鹏以“科技感”为核心,理想则以“家庭实用性”为核心,更注重功能的丰富性与操作的便捷性。

五、战略意义:研发投入的“长期价值”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方向符合其“家庭智能电动SUV”的核心定位,其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强化产品竞争力:通过增程技术、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的研发,提升产品的“长续航、高智能、高舒适”特性,巩固其在家庭用户市场的领先地位(2024年家庭用户占比达85%);
  2. 应对行业变革:布局纯电技术(占动力系统研发投入的30%)及自动驾驶技术,应对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纯电化”与“智能化”趋势;
  3. 提升品牌忠诚度:通过用户生态的构建(如理想充电、车家互联),增加用户的“粘性”(2024年用户复购率达25%),巩固品牌的长期竞争力。

六、结论

理想汽车的研发投入方向高度聚焦“家庭用户”需求,通过“增程技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用户生态”的组合拳,强化产品竞争力,巩固市场定位。尽管2024年研发投入强度略低于蔚来、小鹏,但投入效率更高,其研发成果已转化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如L9/L8车型的月销过万)。未来,随着纯电技术与自动驾驶技术的进一步研发,理想汽车有望在“家庭智能电动SUV”市场保持领先地位。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