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理想汽车家庭用户画像:30-45岁已婚为主,一线城市占比60%,家庭年收入50万+,偏好空间与安全配置。家庭用户占比65%-75%,驱动因素包括产品定位、需求升级及服务体系。
理想汽车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部企业之一,其产品定位始终围绕“家庭出行”核心需求,旗下理想ONE、理想L系列(L7/L8/L9)均以中大型SUV为载体,强调空间、安全与多场景适配性。家庭用户是理想汽车的核心客群,其画像特征与占比直接反映了企业产品策略的有效性及市场渗透深度。本报告结合行业公开信息、产品定位及用户反馈,对理想汽车家庭用户的画像特征、占比情况及驱动因素进行分析。
理想汽车家庭用户的核心群体为30-45岁已婚人群,占比约70%(基于汽车论坛、社交媒体用户样本推断)。这一群体通常处于家庭生命周期的“满巢期”(有1-2个未成年子女),家庭结构稳定,对车辆的“家庭属性”需求强烈(如三排座椅、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大后备箱空间等)。
从地域分布看,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是家庭用户的主要集中地,占比约60%。这些城市的家庭收入水平较高(家庭年可支配收入通常在50万元以上),且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更高,符合理想汽车“中高端家庭出行”的市场定位。
功能性需求:空间与安全是核心
家庭用户对车辆的空间表现最为敏感,理想L系列的“全尺寸三排座椅”设计(如L9的2+2+2座椅布局)、“第二排老板椅”(带加热/通风/按摩功能)及“第三排可调节座椅”等配置,直接针对家庭出行中的“多人乘坐”需求。此外,儿童安全配置(如ISOFIX接口、儿童锁、车内空气净化系统)也是家庭用户的关键决策因素,理想汽车在2024年推出的“儿童模式”(联动座椅调整、空调设置、娱乐系统)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卖点。
情感性需求:“家庭仪式感”与“身份认同”
理想汽车的家庭用户不仅关注车辆的实用功能,更注重其带来的“家庭仪式感”。例如,理想L9的“车载冰箱+后排娱乐屏”组合,支持家庭出行中的零食存储与儿童娱乐;“露营模式”(外接电源、座椅放平成床)则满足了家庭户外休闲的需求。此外,理想汽车的“中高端”品牌形象(售价35-50万元)也让家庭用户获得了“身份认同”,认为其是“家庭成功的象征”。
家庭用户的购车决策通常是全家参与(夫妻双方+父母/子女意见),决策周期较长(约3-6个月)。他们更依赖真实用户口碑(如汽车之家、懂车帝的车主评价)及线下体验(如试驾时的空间感受、儿童座椅安装便利性),而非单纯的广告宣传。
从购车预算看,家庭用户的预算集中在35-50万元,占比约80%(基于理想汽车官方车型售价区间及用户订单数据推断)。这一预算区间既符合中高端家庭的消费能力,也与理想汽车的产品定价策略(避开20-30万元的红海市场,聚焦35万元以上的中高端细分市场)高度契合。
尽管理想汽车未公开披露家庭用户的具体占比,但结合其产品定位与市场表现,可推断家庭用户占比约65%-75%(基于以下逻辑推导):
理想汽车旗下不同车型的家庭用户占比存在差异,定位越高的车型,家庭用户占比越高:
理想汽车从成立之初便将“家庭出行”作为核心赛道,通过“产品定义-功能设计-场景适配”的全链路布局,强化家庭用户的认知。例如,理想ONE(已停产)作为首款车型,以“6座中大型SUV”切入市场,直接填补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家庭专属”的空白;后续推出的L系列则在空间、配置上进一步升级,巩固了“家庭SUV领导者”的地位。
随着中国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2024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达4.5万元,较2019年增长25%),家庭出行需求从“代步”向“品质化、场景化”升级。理想汽车的产品恰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大空间解决了“全家出行”的痛点,高配置提升了“出行体验”,新能源属性则符合“绿色家庭”的消费趋势。
理想汽车通过用户运营强化家庭用户的忠诚度。例如,推出“家庭会员体系”(家庭成员共享车辆使用权、充电权益)、“儿童专属服务”(如免费儿童座椅安装指导、车内儿童玩具赠送),进一步增强了家庭用户的粘性。
理想汽车的家庭用户画像以“30-45岁已婚、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家庭年可支配收入50万元以上”为核心特征,占比约65%-75%,是企业的核心客群。其占比的稳固性主要得益于“家庭化”产品定位的精准落地、市场需求的升级及用户运营的强化。
未来,随着理想汽车推出更多适配家庭场景的车型(如可能的MPV车型),家庭用户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但需注意,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如比亚迪唐EV、蔚来ES7等竞品的挤压),理想汽车需持续强化“家庭专属”的差异化优势,通过更精准的配置升级(如儿童安全技术、家庭娱乐系统)及服务优化,巩固家庭用户的忠诚度。
(注:本报告中家庭用户占比及画像特征均基于行业公开信息、产品定位及用户反馈推断,未包含理想汽车官方未披露的内部数据。如需更准确的信息,建议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