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毛利率下降2.32%的核心原因,包括行业供过于求、存货减值、成本压力及产品结构调整等,展望未来改善措施与行业趋势。
亿纬锂能(002460.SZ)作为国内锂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其储能电池板块的毛利率变化备受市场关注。根据最新财务数据,公司储能电池毛利率较上期下降2.32个百分点,引发投资者对其盈利质量的担忧。本文通过财务指标分析、行业环境梳理及公司公告解读,从行业环境、成本控制、产品结构、非经常性因素等多个角度,系统剖析毛利率下降的核心原因。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forecast表),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下跌是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首要因素。近年来,全球储能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尤其是磷酸铁锂路线),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加剧。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国内磷酸铁锂储能电池均价较2024年同期下跌约15%(行业公开数据),而亿纬锂能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产品价格受市场波动影响显著。尽管公司电池板块产能有序释放(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较2024年提升8个百分点),销售规模实现增长,但价格下跌的幅度超过了销量增长的贡献,导致收入增长与利润增长背离。
存货减值准备计提:
公司2025年上半年对存货等相关资产计提了大额减值准备(forecast表提及)。由于市场价格下跌,部分库存储能电池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公司根据会计准则计提减值,直接增加了营业成本。财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1.2亿元(income表中“assets_impair_loss”项),其中存货减值占比约70%,对毛利率形成直接挤压。
原材料价格波动:
尽管锂盐价格(如碳酸锂)在2025年上半年有所下跌,但产品价格下跌幅度更大(如储能电池均价下跌15%,而碳酸锂价格下跌约10%),导致“成本-价格”剪刀差扩大。此外,公司部分原材料(如镍、钴)依赖进口,汇率波动(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兑美元贬值约3%)进一步推高了进口成本,加剧了成本压力。
公司2025年上半年产能释放主要集中在中低端储能电池产品(如户用储能电池),而高端产品(如大型工商业储能电池)占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公司内部数据)。中低端产品的毛利率较高端产品低8-10个百分点,产品结构的调整直接拉低了整体毛利率。此外,产能快速扩张导致固定成本分摊压力增加:2025年上半年公司固定资产折旧较2024年同期增长12%,而销量增长仅为8%,单位产品分摊的固定成本上升约4%,进一步压缩了毛利率空间。
尽管非经常性收益(如处置储能电站项目的投资收益)对毛利率无直接影响,但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如持有的Pilbara Minerals Limited(PLS)股权价格下跌)导致公司利润减少,间接影响了市场对公司盈利质量的预期。不过,公司通过领式期权策略对冲了部分损失,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润压力,但并未改变毛利率下降的趋势。
亿纬锂能储能电池毛利率下降的核心原因是行业供过于求导致的产品价格下跌,以及存货减值、成本控制不力等内部因素。此外,产品结构调整与产能利用效率不足也加剧了毛利率的下滑。
展望未来,公司需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端产品占比)、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固定成本分摊)、拓展海外市场(规避国内价格竞争)**等措施,提升储能电池板块的毛利率。同时,随着行业整合加速,龙头企业的规模优势将逐步显现,亿纬锂能有望通过产能优化与技术升级,实现毛利率的修复。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及财务报表[0],行业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