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银行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长13.3%,净利润127.05亿元,同比增长25.9%。报告分析其财务表现、估值优势及大数据应用潜力,展望未来发展。
南京银行(601009.SH)成立于1996年2月,总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是一家混合所有制现代商业银行,业务覆盖江苏、北京、上海、杭州等区域,设有17家一级分行、289家营业网点,并通过控股南银理财、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等5家金融机构,构建了综合金融服务生态圈。2024年,南京银行在英国《银行家》全球银行1000强中位列第91位,在中国银行业协会100强中位列第21位,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0]。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公司金融、零售金融、资金运营等,近年来重点布局科技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等领域,依托“紫金山·鑫合金融家俱乐部”(133家成员)拓展同业合作,强化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定位。
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实现总收入284.80亿元,同比增长13.3%(2024年上半年为251.36亿元);净利润127.0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5.9%(2024年上半年为100.89亿元),主要得益于利息收入(417.13亿元)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4.43亿元)的稳步增长[0]。
每股收益(EPS)为1.13元,同比增长18.9%,体现了股东回报能力的提升;稀释EPS为1.03元,因可转债转股等因素略有稀释,但整体保持稳健。净利润率(净利润/总收入)约为44.6%,较2024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反映了成本控制能力的增强[0]。
截至2025年6月末,南京银行总资产达2.90万亿元,同比增长11.96%(2024年末为2.59万亿元),主要源于客户存款(1.65万亿元)和贷款(1.06万亿元)的增长。其中,客户存款占比56.9%,为业务扩张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贷款余额占比36.5%,较2024年末提升1.2个百分点,体现了信贷投放的积极性[0]。
负债端,短期借款(1.65万亿元)和长期借款(701亿元)结构合理,流动性覆盖率(LCR)保持在150%以上(监管要求≥100%),流动性风险可控。股东权益合计2101亿元,每股净资产17.24元,资本充足率(CAR)为13.5%(监管要求≥10.5%),资本实力雄厚[0]。
2025年上半年,南京银行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195亿元,同比增长22.6%(2024年上半年为975亿元),主要源于客户存款的增加和贷款投放的回笼。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1496亿元,主要用于债券投资和同业资产配置;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217亿元,主要来自借款和债券发行[0]。
经营活动现金流的充足性,为公司应对宏观经济波动、支持业务扩张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截至2025年9月6日,南京银行最新股价为11.1元/股。近5个交易日(8月31日-9月6日)股价上涨2.02%(从10.89元涨至11.1元),近10个交易日下跌2.38%(从11.37元跌至11.1元),走势受市场情绪和银行板块整体表现影响[0]。
根据行业排名数据,南京银行在银行业中表现突出: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
尽管公开数据未披露南京银行大数据应用的具体细节,但结合行业趋势和公司业务布局,大数据有望成为其未来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南京银行作为区域综合金融服务商,具备规模优势、财务稳健、估值较低等特点。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进一步应用,公司有望提升运营效率、拓展业务边界,实现可持续增长。建议关注其后续大数据应用的进展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