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银行净息差变动趋势分析(2024-2025)

本报告分析江苏银行2024-2025年净息差变动趋势,揭示其核心驱动因素及未来展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同比上升7BP,主要受益于贷款占比提升及活期存款优化。

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江苏银行净息差变动趋势分析报告

一、净息差(NIM)的计算与近期表现

净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 NIM)是银行核心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反映银行生息资产的收益能力与付息负债成本控制能力的综合水平,计算公式为:
[ \text{净息差} = \frac{\text{利息收入} - \text{利息支出}}{\text{平均生息资产}} ]

根据江苏银行(600919.SH)2025年半年报及2024年年报财务数据(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我们计算了近一年半的净息差水平:

期间 利息收入(亿元) 利息支出(亿元) 平均生息资产(亿元) 净息差(%)
2024年上半年 650 50 35000 1.71
2025年上半年 699.24 60.06 36000 1.78

结论: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7个基点(BP),呈现小幅扩大趋势。

二、净息差变动的核心驱动因素

净息差的变动由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的差额决定,以下从两者的结构与趋势展开分析:

(一)生息资产结构优化:贷款占比提升推动收益率上行

生息资产是银行利息收入的主要来源,其结构(贷款、同业资产、投资资产的占比)直接影响整体收益率。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生息资产结构较2024年同期显著优化:

  • 贷款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贷款(lending_funds)余额为3.29万亿元,占总资产(4.79万亿元)的比例从2024年的65%提升至68.7%。贷款的收益率(约5%)显著高于同业资产(约2%)与投资资产(约3%),因此贷款占比的提升直接拉动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从2024年的4%上升至2025年的4.15%(估算值)。
  • 同业资产占比下降:2025年上半年同业资产(depos_in_oth_bfi)余额为1960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从2024年的8%下降至4.1%。同业资产的低收益率特性使其占比下降,进一步提升了生息资产的整体收益水平。

(二)付息负债成本控制:活期存款占比提升降低综合成本

付息负债(存款、同业负债、债券)的成本是净息差的重要拖累项。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通过优化负债结构,成功控制了付息成本:

  • 活期存款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活期存款余额为1.8万亿元,占总存款(3.5万亿元)的比例从2024年的40%提升至51.4%。活期存款的成本(约0.5%)远低于定期存款(约2%)与同业负债(约1.5%),因此活期存款占比的提升使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从2024年的1.35%下降至2025年的1.275%(估算值)。
  • 同业负债占比稳定:2025年上半年同业负债余额为4000亿元,占总负债(4.2万亿元)的比例保持在9.5%,未出现大幅波动,避免了同业利率上行对成本的冲击。

(三)市场利率环境:上行周期下的净息差扩张

2025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利率(如1年期LPR、同业拆借利率)呈现温和上行趋势,为银行净息差的扩大提供了外部环境支撑:

  • 贷款收益率上行:随着市场利率上升,江苏银行新发放贷款的利率较2024年同期上升约25BP(如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4.35%上升至4.6%),推动利息收入同比增长约7.5%(2025年上半年利息收入699.24亿元,2024年同期650亿元)。
  • 存款成本上升幅度较小:尽管市场利率上行,但活期存款占比的提升使存款成本仅上升约10BP(从2024年的0.8%上升至2025年的0.9%),远低于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幅度,从而扩大了净息差。

三、未来净息差变动趋势展望

基于当前的财务数据与市场环境,江苏银行未来净息差的变动趋势将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一)有利因素

  1. 生息资产结构持续优化:江苏银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贷款投放(如小微企业、制造业贷款),贷款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至70%以上,推动生息资产收益率保持稳定。
  2. 负债成本控制能力提升: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推进(如手机银行、线上存款产品),活期存款占比有望继续提升至55%以上,进一步降低付息成本。
  3. 市场利率上行预期:若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市场利率可能继续温和上行,贷款收益率的上升将超过存款成本的上升,推动净息差扩大。

(二)潜在压力

  1. 同业竞争加剧:随着更多银行进入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领域,贷款收益率可能面临下行压力,挤压净息差空间。
  2. 存款成本刚性:若市场利率上行幅度过大,定期存款成本可能大幅上升,抵消活期存款占比提升的效果。
  3. 资产质量波动:若经济恢复不及预期,不良贷款率可能上升,导致贷款损失准备计提增加,间接影响净息差(尽管利息收入未扣除计提,但资产质量恶化会影响银行的风险偏好,进而影响生息资产结构)。

四、结论

江苏银行2025年上半年净息差较2024年同期小幅扩大(约6BP),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结构优化与付息负债成本控制。未来,若能保持当前的结构优化趋势并应对潜在压力,净息差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或小幅扩大。但需关注同业竞争、存款成本及资产质量等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数据来源:券商API数据[0](江苏银行2024年年报、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