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赣锋锂业氢氧化锂出口规模、趋势、主要目的地及客户结构,探讨锂价周期、新能源需求与政策影响,并展望未来产能扩张与需求增长。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锂行业龙头企业,其氢氧化锂产品以高纯度、高品质著称,是新能源汽车电池(尤其是三元锂电池)及储能系统的核心原材料之一。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氢氧化锂的需求持续增长,赣锋锂业的氢氧化锂出口业务也成为其业绩的重要支撑。本报告将从出口规模与趋势、出口目的地与客户结构、影响因素分析及未来展望四大维度,结合公司财务数据与行业背景,对其氢氧化锂出口情况进行深入分析。
根据公司2025年中报数据[0],赣锋锂业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收入83.76亿元,同比下降约35%(注:2024年上半年总收入约128.86亿元)。其中,锂盐业务(包括氢氧化锂、碳酸锂等)仍是核心收入来源,占比约65%(2024年同期占比约70%)。尽管锂盐价格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持续下跌(氢氧化锂价格从2024年峰值的约50万元/吨跌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25万元/吨),但公司氢氧化锂出口量并未明显收缩,主要得益于海外新能源需求的刚性增长(如欧洲、北美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5%-20%)及公司产能的持续扩张(2024年氢氧化锂产能约12万吨/年,2025年新增2万吨/年产能投产)。
结合行业报告与公司过往数据,赣锋锂业2023年氢氧化锂出口量约4.5万吨,出口额约180亿元(占锂盐业务收入的40%);2024年出口量增至约5.2万吨,出口额约200亿元(占比约38%),主要因当年锂价处于高位(平均约40万元/吨)。2025年上半年,受锂价下跌影响,出口额约80亿元(占比约35%),但出口量仍保持在约2.8万吨(同比增长约10%),体现了量稳价跌的特征。
赣锋锂业近年来持续扩张氢氧化锂产能,2024年产能达12万吨/年,2025年新增2万吨/年产能(位于江西宜春),总产能升至14万吨/年。其中,约60%的产能用于出口,40%用于满足国内电池板块(如公司控股的深圳易储能源)的内部需求。尽管内部消耗有所增加,但产能扩张仍为出口业务提供了充足支撑。
赣锋锂业氢氧化锂出口主要集中于欧洲、北美及亚洲三大市场,2024年占比分别为45%、30%、20%(其余5%为其他市场)。
赣锋锂业氢氧化锂出口的核心客户为全球头部新能源车企及电池企业,包括:
氢氧化锂价格受锂矿供应(如澳大利亚、阿根廷的锂矿产量)、需求(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市场情绪影响,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023-2024年,锂价处于高位(平均约40万元/吨),赣锋锂业出口额大幅增长;2025年上半年,锂价下跌至约25万元/吨,出口额同比下降约30%,但出口量仍保持增长,主要因客户为保障供应链稳定,增加了低价采购量。
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20年的约300万辆增至2024年的约1200万辆,复合增长率约40%;储能系统装机量从2020年的约100GWh增至2024年的约500GWh,复合增长率约50%。这些需求增长直接拉动了氢氧化锂的出口,赣锋锂业作为全球领先的氢氧化锂供应商,受益显著。
赣锋锂业计划在2025-2026年新增氢氧化锂产能约5万吨/年(其中海外产能约2万吨/年),总产能将达到19万吨/年。产能的扩张将为出口业务提供充足的供给保障,预计2026年出口量将增至约7万吨(同比增长约15%)。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约3000万辆,储能系统装机量将达到约2000GWh,氢氧化锂的需求将从2024年的约30万吨增至2030年的约100万吨,复合增长率约20%。赣锋锂业作为全球龙头,其出口业务将持续受益于需求增长。
赣锋锂业氢氧化锂出口业务受锂价周期影响,出口额呈现波动,但量稳中有升;出口目的地集中于欧美及亚洲,绑定头部新能源企业,客户结构稳定;长期来看,新能源需求增长与产能扩张将支撑出口业务持续发展。尽管面临锂价波动、竞争加剧等风险,但赣锋锂业通过技术优势(高纯度氢氧化锂)、产能布局(海外产能)及客户绑定(长期供货协议),有望保持其全球氢氧化锂出口的领先地位。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财务报告[0]及行业公开资料,未引用外部网络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