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材料(002709.SZ)是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全球市场份额25%。报告分析其电解液业务现状、财务表现、技术优势及行业竞争格局,展望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
天赐材料(002709.SZ)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国内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主营业务涵盖电解液、正极材料、隔膜、导电剂四大板块,其中电解液业务为核心收入来源(占总营收比例长期稳定在60%以上)。公司专注于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等领域提供高品质电解液解决方案,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三星SDI等全球顶级电池厂商。
天赐材料的电解液产品体系完善,涵盖液态电解液、固态电解液、功能电解液三大类:
根据2025年上半年行业报告,全球电解液市场规模约300亿元,需求总量约80万吨(复合增长率15%)。天赐材料的电解液业务全球市场份额约25%,位居全球第二、国内第一;国内市场份额约35%,领先于新宙邦(20%)、国泰华荣(15%)等竞争对手。
公司与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等头部电池厂商建立了长期排他性合作关系,其中宁德时代是第一大客户(占电解液业务营收的30%以上)。通过提供定制化电解液解决方案,公司深度绑定下游核心客户,客户粘性较高。
2025年上半年,天赐材料总营收70.29亿元(同比下降10%),净利润2.65亿元(同比下降47%),基本每股收益0.14元(同比下降47%)。其中,电解液业务营收约42.17亿元(占总营收60%),同比下降15%;电解液业务净利润约1.59亿元(占总净利润60%),同比下降50%。
电解液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的20%下降至2025年中报的18%,主要原因是产品价格下跌:2025年以来,随着锂、磷等原材料价格回落(锂价从2024年的50万元/吨降至2025年的20万元/吨),电解液产品均价从4万元/吨降至3.5万元/吨,导致毛利率下滑。
公司持续加大电解液领域研发投入,2025年中报研发投入1.09亿元(同比增长10%),占总营收的1.55%。研发重点集中在高电压电解液、固态电解液、硅基负极电解液等新技术,以提升产品技术壁垒。
全球电解液市场竞争格局集中,前五大厂商占据约85%的市场份额:
厂商 | 国籍 | 市场份额 | 核心优势 |
---|---|---|---|
宇部兴产 | 日本 | 30% | 技术积累深厚 |
天赐材料 | 中国 | 25% | 客户资源与产能优势 |
新宙邦 | 中国 | 15% | 产品性价比高 |
国泰华荣 | 中国 | 10% | 产业链一体化优势 |
LG化学 | 韩国 | 5% | 电池厂商背景 |
公司未来研发重点将聚焦固态电解液规模化生产(目标2026年实现1万吨/年产能)、高容量电解液(支持500Wh/kg以上电池)、环保电解液(减少溶剂挥发,提升安全性),以应对下一代电池技术的需求。
电解液的主要原材料(锂、磷、溶剂)占成本的70%以上。2025年锂价下跌虽降低了成本,但也导致产品价格下降,挤压毛利率空间;若未来锂价大幅上涨(如新能源汽车销量超预期),将增加公司成本压力。
新宙邦、国泰华荣等厂商持续扩大产能(2025年新宙邦电解液产能将从10万吨/年增至15万吨/年),市场份额争夺加剧,可能导致产品价格进一步下跌。
电解液需求高度依赖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增长。若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4年的30%降至20%(如补贴退坡或消费疲软),将导致电解液需求减少,影响公司营收。
环保政策加强(如限制溶剂使用)或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可能增加公司生产升本或降低下游客户的采购意愿。
天赐材料作为国内电解液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客户、产能三大优势,电解液业务仍是公司的核心增长引擎。尽管2025年中报净利润同比下降(主要因产品价格下跌),但随着新能源汽车(2025年全球销量预计达3000万辆)和储能市场(2025年全球规模预计达200GWh)的持续增长,电解液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公司业绩有望逐步恢复。
未来,公司需加大固态电解液研发投入(抢占下一代电池技术制高点)、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功能电解液占比)、拓展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以应对行业竞争和风险,巩固全球第二的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