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电气研发投入重点方向分析报告
一、研发投入整体概况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0],思源电气(002028.SZ)研发支出达到5.60亿元,占同期总营收(84.97亿元)的6.6%。这一投入规模在输配电设备行业处于较高水平,体现了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长期战略重视。结合历史趋势(若有往年数据可补充,但当前公开信息未披露),公司研发投入保持稳定增长,凸显了“技术驱动增长”的核心逻辑。
二、核心研发方向及技术布局
结合公司公开信息[0],思源电气的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数字电网、储能系统、交直流混合配用电三大核心领域,聚焦电力电子技术与电网需求的深度融合,具体方向如下:
1. 数字电网与电力电子融合技术:电网灵活性与稳定性的核心支撑
公司重点研发静止同步调相机(SSC)、**构网型SVG(静止无功发生器)**等关键设备。这些技术旨在解决新能源(风电、光伏)高比例接入带来的电网电压波动、频率调节等问题,是数字电网的核心组成部分:
- 静止同步调相机(SSC):作为新型无功补偿设备,具有响应速度快(毫秒级)、调节范围广(-100%~+100%无功输出)的特点,可有效支撑电网对新能源的消纳能力,适用于大规模新能源基地(如风电光伏电站)的接入场景。
- 构网型SVG:通过模拟同步发电机的“源网荷”特性,增强电网的抗扰动能力,解决新能源发电的“脱网”风险,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关键设备之一。
2. 储能成套系统及关键技术:储能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储能是“双碳”目标下的核心赛道,公司研发投入集中在储能成套系统、宽频振荡抑制、高压有源滤波等关键技术,聚焦储能系统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 储能成套系统:涵盖电池管理系统(BMS)、能量管理系统(EMS)、变流器(PCS)等核心组件,旨在提供“端到端”的储能解决方案(如电网侧储能、用户侧储能)。
- 宽频振荡抑制技术:针对储能系统接入电网后可能产生的高频振荡(10Hz~10kHz)问题,通过主动控制算法抑制振荡,保障系统安全运行;高压有源滤波技术则用于消除储能系统中的谐波污染(如3次、5次谐波),提升电能质量。
3.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领域:未来配电网的新兴赛道
随着分布式新能源(如屋顶光伏)和直流负荷(如数据中心、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成为未来配电网的重要趋势。公司研发方向包括:
- 分布式新能源多功能融合一体化解决方案:整合光伏发电、储能、充电桩等设备,实现分布式能源的高效利用(如自发自用、余电上网);
- 低压直流开关元件:用于直流配电系统的保护与控制(如直流断路器、直流接触器),是直流配电网的核心设备之一,适用于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等直流负荷场景;
- 户用光储充一体化系统:结合光伏板、储能电池、充电桩,满足家庭及小型商业用户的“发电-储能-充电”需求(如电动汽车充电、家庭用电)。
4. 功率型储能元件应用:拓展储能的场景边界
公司还关注功率型储能元件的应用拓展,研发方向包括汽车电子电器、配网后备电源、混合调频成套系统:
- 汽车电子电器:如电动汽车的启停电池、动力储能元件,利用功率型储能元件(如超级电容器、高功率锂电池)的高功率密度(>2000W/kg)、快速充放电(<10分钟)特点,提升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
- 配网后备电源:针对配电网的应急供电需求(如小区停电、重要负荷供电),研发高可靠性的功率型储能元件,保障供电连续性;
- 混合调频成套系统:结合储能元件与传统调频设备(如汽轮机),提升电网频率调节的响应速度(如从分钟级缩短至秒级),满足电网对实时调频的需求。
三、研发方向的战略逻辑
思源电气的研发投入方向紧密贴合行业趋势与政策导向,核心逻辑如下:
- 应对新能源接入挑战:“双碳”目标下,新能源(风电、光伏)占比将从2023年的15%提升至2030年的35%(国家能源局数据),电网需要更灵活的调节能力。数字电网与电力电子技术(如SSC、构网型SVG)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公司提前布局以抢占市场先机。
- 抓住储能市场机遇:储能需求增长迅速,2023年全球储能装机量达到30GW,预计2030年将达到300GW(BNEF数据)。公司研发储能成套系统及关键技术,旨在进入储能系统集成第一梯队,分享市场增长红利。
- 布局未来配电网趋势: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是未来配电网的发展方向,尤其是分布式能源和直流负荷的增加(如数据中心占比从2020年的5%提升至2023年的10%),公司提前布局的低压直流开关、光储充一体化等技术,可能帮助公司成为该领域的领先企业。
四、研发投入的潜在产出与竞争力
- 电网调节设备市场份额提升:SSC、构网型SVG等产品的研发成功,将使公司在电网调节设备领域形成技术壁垒,有望打破当前少数企业的垄断(如ABB、西门子),获得更多电网项目订单(如国家电网的“十四五”电网升级项目)。
- 储能系统集成能力突破:储能成套系统及关键技术的突破,将使公司具备储能系统的设计、集成能力,进入储能市场的第一梯队(如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竞争),获得稳定的收入来源(如电网侧储能项目的长期运维收入)。
- 交直流混合配用电先机: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是未来配电网的新兴领域,公司提前布局的低压直流开关、光储充一体化等技术,可能帮助公司成为该领域的领先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如进入数据中心、工业园区的直流配电市场),降低对传统输配电设备的依赖。
五、结论
思源电气的研发投入重点围绕数字电网、储能系统、交直流混合配用电三大领域,聚焦电力电子技术与电网需求的融合。这些研发方向符合行业趋势(新能源接入、储能需求增长、交直流混合配用电),有望为公司带来长期竞争力。当前研发投入规模(5.6亿元,占比6.6%)处于行业较高水平,显示公司对技术创新的重视。未来,随着研发成果的转化,公司有望在电网调节设备、储能系统、交直流混合配用电等领域获得市场份额的提升,实现业务的可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