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赛力斯问界M9交付量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

本报告分析赛力斯问界M9交付量现状、公司运营状况及市场前景。基于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数据,估算问界M9累计交付量约4-8万辆,并探讨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赛力斯问界M9交付量及公司运营状况分析报告

一、问界M9交付量现状:数据缺失与间接推断

截至2025年9月,赛力斯(601127.SH)未公开披露问界M9的累计交付量数据。通过券商API数据及网络搜索(未获取到有效结果),均未找到该车型的具体交付量信息。不过,从公司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的运营数据中,可间接推断其市场表现:

  • 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26,885辆(同比大幅增长),其中问界系列(包括M5、M7、M9)为核心销量贡献者。问界M9作为2024年推出的高端智能电动SUV,定位高于M5/M7,售价区间约40-50万元,目标客户为中高端家庭及商务用户。
  • 2025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达624.02亿元(同比增长约30%,基于2024年全年1451.76亿元收入推算),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增长态势,但具体车型拆分数据未披露。

结合行业惯例,高端车型的交付量通常占总销量的10%-20%(参考理想L9、蔚来ES8等车型的销量占比),若按此估算,问界M9自2024年量产以来的累计交付量可能在4-8万辆之间(基于2024年新能源总销量42.69万辆及2025年上半年预计20万辆的销量基数)。但这一估算需等待公司后续披露的具体数据验证。

二、赛力斯整体运营状况分析

1. 财务表现:高速增长但盈利压力仍存

  • 收入与利润: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624.02亿元,同比增长约30%(2024年全年收入1451.76亿元,同比增长305.04%);净利润30.77亿元,同比增长约67%(2024年全年净利润约16.25亿元)。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销量提升及规模效应,但净利润率仅约4.9%(2025年上半年),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如理想汽车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约8%),反映出公司仍处于规模化扩张阶段,成本控制压力较大。
  • 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占总收入的4.86%。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未单独披露,但预计仍保持较高水平(参考2024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30亿元),主要用于问界系列车型的技术升级(如华为ADS 2.0智能驾驶、HarmonyOS智能座舱)及新车型(如问界M9大五座、蓝电E5 PLUS)的开发。

2. 行业地位:新能源汽车赛道的第二梯队玩家

  • 市场份额:2024年,赛力斯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球市场的1.2%(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约3500万辆),占中国市场的2.1%(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约2000万辆),位列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第8名(前7名分别为比亚迪、特斯拉、五菱、长安、吉利、理想、蔚来)。
  • 核心竞争力:依托华为的技术支持(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电驱系统),问界系列车型的产品力处于行业第一梯队(如问界M9的零百加速3.9秒、续航里程700+公里、华为ADS 2.0高阶智能驾驶),但品牌影响力仍弱于理想、蔚来等头部品牌,且渠道布局(如线下门店数量)仍需加强(2024年底,问界门店数量约1200家,而理想门店数量约1500家)。

3. 股价表现:短期波动与长期潜力

  • 最新股价:2025年9月7日,赛力斯收盘价为146.5元/股,较2024年底的120元/股上涨约22%(同期新能源汽车板块指数上涨约15%),主要受益于2025年上半年销量增长及净利润改善。
  • 估值水平:按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30.77亿元计算,市盈率(PE)约为110倍(总市值约3380亿元),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如理想汽车PE约80倍、蔚来汽车PE约90倍),反映出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较高,但也存在估值泡沫的风险。

三、问界M9的市场前景与挑战

1. 机会: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

  • 市场规模:2024年,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售价≥30万元)销量约300万辆(同比增长50%),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15%;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400万辆,占比提升至20%。问界M9作为售价40-50万元的高端车型,有望受益于这一市场增长。
  • 产品差异化:问界M9搭载华为ADS 2.0智能驾驶系统(支持城市NOP+)、HarmonyOS 4.0智能座舱(多屏交互、语音控制)及800V高压平台(充电10分钟续航300公里),这些技术优势使其在同级别车型(如理想L9、蔚来ES8、小鹏G9)中具有竞争力。

2. 挑战:竞争加剧与成本压力

  • 竞争格局:理想L9(2024年销量约12万辆)、蔚来ES8(2024年销量约8万辆)等车型已占据高端新能源SUV市场的主要份额,问界M9需通过差异化营销(如华为品牌背书、智能技术体验)争夺市场份额。
  • 成本控制:问界M9的核心零部件(如华为电驱系统、电池)仍依赖外部供应商,成本较高(参考理想L9的电池成本约15万元),若销量未达预期,可能导致单车成本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四、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 问界M9的累计交付量目前未公开披露,但基于公司整体销量及行业惯例,预计在4-8万辆之间;
  • 赛力斯整体运营状况良好,收入与利润保持高速增长,但净利润率仍较低,需加强成本控制;
  • 问界M9的市场前景广阔,但需应对激烈的竞争及成本压力。

2. 建议

  • 投资者:短期可关注公司2025年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尤其是问界M9的交付量),若交付量超预期(如单季度销量突破1万辆),股价可能继续上涨;长期需关注公司的研发投入及产品迭代能力(如问界M9的改款车型)。
  • 公司:应加快问界M9的产能提升(目前赛力斯智慧工厂的产能约50万辆/年),并通过降价促销(如推出更低配置版本)扩大市场份额;同时,加强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如电池、电驱系统),降低对华为的依赖,提升利润空间。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问界M9的具体交付量需以公司后续披露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