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深入分析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量产时间表,结合行业趋势、技术迭代及市场需求,预测其量产时间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中际旭创(300308.SZ)作为全球高速光互联解决方案的领先提供商,其产品迭代进度一直是资本市场关注的核心焦点之一。1.6T光模块作为下一代数据中心和5G网络的关键传输设备,其量产时间直接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增长潜力及行业竞争力。本报告将结合公司公开信息、行业趋势及技术迭代逻辑,对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量产时间表进行综合分析,并探讨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
随着AI大模型、云计算及元宇宙等应用的爆发,数据中心的算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根据LightCounting预测,2025年全球数据中心光模块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美元,其中1.6T及以上速率的光模块占比将从2023年的不足1%提升至2027年的25%。1.6T光模块作为800G的下一代升级产品,能够满足单通道100Gbps及以上的传输需求,是解决数据中心“算力瓶颈”的关键设备。
光模块的速率升级遵循“每2-3年一代”的行业规律:2020年800G光模块开始小批量出货,2022年实现大规模量产;2023年多家厂商推出1.6T原型机,2024年进入测试阶段。中际旭创作为800G光模块的龙头企业(全球市场份额约30%),其1.6T产品的研发进度直接影响行业技术边界。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中际旭创于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1.6T光模块的原型机开发,并与亚马逊、谷歌等客户进行了实验室测试。2024年上半年,公司宣布1.6T产品通过了客户的兼容性测试,进入“小批量试产”阶段。但截至2025年9月,公司未披露具体的大规模量产时间。
结合公司过往产品迭代节奏(800G从原型机到量产耗时约18个月),及1.6T光模块的技术复杂度(需解决硅光集成、高速电接口等难题),推测中际旭创1.6T光模块的大规模量产时间可能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若客户需求提前释放(如AI厂商加速算力部署),量产时间可能提前至2025年第四季度。
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800G光模块收入占比约45%(约35亿元)。若1.6T光模块在2026年实现量产,预计当年收入贡献约10-15亿元(假设单价为800G的1.5倍,销量为800G的1/3),占比提升至15%左右。
1.6T光模块的研发需要掌握硅光芯片设计、高速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中际旭创通过1.6T产品的研发,将进一步巩固其在光模块领域的技术领先地位,拉开与剑桥科技、新易盛等竞争对手的差距。
亚马逊、谷歌等大型云厂商是中际旭创的核心客户,1.6T光模块的量产将使公司成为这些客户的“核心供应商”,提升客户粘性,降低客户流失风险。
尽管中际旭创未披露1.6T光模块的具体量产时间,但基于行业趋势、公司技术积累及客户需求,其大规模量产时间大概率在2025年底至2026年上半年。1.6T光模块的量产将成为公司未来3年的核心增长引擎,推动收入结构升级及技术壁垒强化。
需要提醒的是,若供应链或测试环节出现意外,量产时间可能延迟。投资者可关注公司季度报告、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及行业研报,及时获取最新进展。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信息,1.6T量产时间为合理推测,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