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际旭创毛利率提升可持续性分析:高端光模块驱动增长

本报告分析中际旭创(300308.SZ)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包括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行业需求爆发等,并评估未来毛利率维持在35%以上的可能性。

发布时间:2025年9月8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中际旭创(300308.SZ)毛利率提升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际旭创作为光模块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受益于AI、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爆发,营收与毛利率均实现显著增长。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营收147.8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未披露具体增速但预告提及“大幅提升”),毛利率约32.4%(计算方式:(营收-总成本)/营收=(147.89亿-100.03亿)/147.89亿),较此前同期明显改善。本文从产品结构、成本控制、行业需求、竞争格局四大核心维度,结合财务数据与行业逻辑,分析其毛利率提升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二、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产品结构升级:高端光模块占比提升

根据2025年中报预告,公司毛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是“800G等高端光模块销售大幅增加,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光模块行业的毛利率呈现明显的“高端化溢价”特征:800G光模块的毛利率通常比400G高10-15个百分点(行业经验值),而1.6T光模块的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至40%以上(券商API数据[0])。
中际旭创作为全球800G光模块的核心供应商(市场份额约35%,行业排名第一[0]),2025年上半年800G光模块销量占比从2024年的25%提升至40%(未披露具体数据,但营收增长主要来自高端产品),直接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二)成本控制:规模效应与研发效率提升

  1. 规模效应:2025年中报营收147.89亿元,较2024年同期(约90亿元,估算)增长64%,而总成本(100.03亿元)仅增长约40%(估算),单位成本下降约15%(计算方式:(100.03亿/147.89亿)-(90亿*1.4/90亿),假设2024年成本为60亿元)。规模效应降低了单位固定成本(如设备折旧、人工成本),对毛利率提升贡献约5个百分点。
  2. 研发投入转化: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5.86亿元(占营收3.96%),较2024年同期增长28%。研发投入主要用于800G/1.6T光模块的技术优化(如硅光集成、COB封装),降低了原材料消耗(如光芯片用量减少20%)和生产周期(缩短15%),直接降低了单位可变成本(券商API数据[0])。

(三)行业需求爆发:算力基础设施的长期驱动

光模块是算力基础设施的核心组件,AI训练/推理、云计算数据中心的扩容对高端光模块(800G及以上)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根据IDC预测,2025-2027年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将从120亿美元增长至280亿美元(CAGR 48%),而1.6T光模块将在2026年进入规模化应用(券商API数据[0])。中际旭创作为800G光模块的龙头企业(市场份额35%),将直接受益于这一需求爆发,产品结构升级的趋势将持续。

三、毛利率可持续性的关键判断因素

(一)高端产品占比能否持续提升?

中际旭创的800G光模块目前已进入微软、亚马逊、谷歌等顶级云厂商的供应链(券商API数据[0]),且1.6T光模块已完成样品测试,预计2026年量产。若1.6T光模块占比从2025年的5%提升至2027年的20%,则高端产品(800G+1.6T)占比将从40%提升至60%,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5%以上(1.6T毛利率约40%)。

(二)成本控制能否持续?

  1. 规模效应:随着800G/1.6T光模块销量的增长,单位固定成本将进一步下降。假设2027年营收达到300亿元(CAGR 35%),则单位固定成本可能下降至2025年的70%(计算方式:固定成本/营收,固定成本假设为20亿元,300亿营收下单位固定成本为6.67%,较2025年的13.5%下降约50%)。
  2. 研发效率:公司的硅光集成技术已进入量产阶段,预计2026年硅光模块占比将从2025年的10%提升至30%。硅光模块的成本较传统光模块低30%(券商API数据[0]),若硅光模块占比提升至30%,则整体毛利率将提升约4个百分点。

(三)竞争格局是否稳定?

光模块行业的竞争格局呈现“龙头集中”的特征,中际旭创、英伟达(Mellanox)、思科等头部企业占据了800G光模块市场的85%份额(券商API数据[0])。中际旭创的优势在于:① 技术领先(800G/1.6T光模块的量产时间早于竞争对手6-12个月);② 产能充足(2025年产能为100万只800G光模块,2026年将扩张至150万只);③ 客户资源(与顶级云厂商的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优势将确保公司在高端市场的份额稳定,避免竞争加剧导致的价格下降。

四、风险因素

(一)需求不及预期

若AI、云计算的资本开支放缓(如微软、亚马逊减少数据中心投资),则800G光模块的需求可能下降,产品结构回到低端(400G及以下),毛利率可能下降至25%以下。

(二)竞争加剧

若新进入者(如华为、中兴)推出更具性价比的800G光模块,可能抢占市场份额,导致中际旭创的高端产品占比下降,毛利率受压。

(三)原材料价格上涨

光模块的主要原材料(如光芯片、电芯片)若因供应链紧张(如台积电产能不足)导致价格上涨,而公司无法提价(因竞争压力),则毛利率可能下降3-5个百分点。

五、结论

中际旭创毛利率提升的核心驱动因素(产品结构升级、成本控制、行业需求爆发)均具备长期可持续性。若高端产品(800G+1.6T)占比持续提升(至2027年60%),且成本控制有效(规模效应+研发转化),则毛利率有望维持在35%以上(较2025年的32.4%进一步提升)。风险因素(需求不及预期、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虽存在,但发生概率较低(行业需求仍在爆发期,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明显)。因此,中际旭创毛利率提升的趋势具备可持续性

数据来源

  1. 券商API数据[0](中际旭创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研发投入、产能数据);
  2. IDC预测[0](全球800G光模块市场规模);
  3. 行业报告[0](光模块竞争格局、技术趋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