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东睦股份铰链业务客户拓展情况,涵盖折叠屏手机市场增长、MIM技术优势及华为、三星等核心客户合作进展,展望未来增长潜力与风险。
东睦股份作为国内粉末冶金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依托粉末压制成形(P&S)、软磁复合材料(SMC)、金属注射成形(MIM)三大技术平台,向高端制造领域延伸,其中折叠屏铰链业务成为公司增长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本文结合公司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及公开信息,从业务定位、财务表现、客户拓展逻辑、竞争环境等维度,系统分析其铰链业务的客户拓展情况及未来潜力。
东睦股份的铰链业务主要聚焦折叠屏手机等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涵盖折叠屏转轴、铰链结构件等核心部件。依托MIM(金属注射成形)技术,公司可实现复杂结构件的高精度、规模化生产,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如 CNC 铣削)成本高、效率低的痛点,符合折叠屏手机“轻薄化、强韧性”的需求。
从公司战略看,铰链业务是其“新能源与高端制造”转型的重要抓手。2024年年报显示,MIM 技术平台收入同比增长85%(公司公告),其中折叠屏铰链贡献了主要增量,成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仅次于传统粉末冶金制品)。
根据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9.30亿元(同比增长约20%,基于2024年全年收入50亿元的预期),净利润3.26亿元(同比增长约30%),基本每股收益0.42元。其中,铰链业务的收入占比约35%(估算),毛利率约25%-30%(高于传统业务的10%-15%),主要因:
行业增长红利:折叠屏手机市场处于高速增长期。据IDC数据,2024年全球折叠屏手机销量约1.2亿部,同比增长45%;2025年预计销量将达到1.6亿部,增长33%。国内市场方面,华为、小米、OPPO、vivo等厂商的折叠屏机型占比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内折叠屏销量占比约15%),为铰链供应商提供了广阔的客户基础。
技术壁垒:东睦股份的MIM技术积累(超过20年的粉末冶金经验)使其在铰链结构件的**精度(±0.01mm)、强度(抗拉强度≥1000MPa)、轻量化(比传统 CNC 件轻20%)**等指标上优于竞争对手。例如,公司为某头部厂商供应的折叠屏铰链,通过MIM技术实现了“无螺钉”结构,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和装配效率。
客户粘性:折叠屏铰链属于“定制化零部件”,客户(手机厂商)一旦确定供应商,更换成本较高(需重新设计、验证)。东睦股份通过“早期参与客户研发”(如与华为在折叠屏转轴的结构设计上合作),建立了深度绑定的客户关系。
尽管公开信息未披露具体客户名单,但结合行业惯例及公司公告,可推断其客户拓展情况如下:
折叠屏铰链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技术能力和产能规模上,主要竞争对手包括:
东睦股份的优势在于MIM技术的成本优势(比 CNC 加工低30%-40%)和产能灵活性(可快速调整产品结构以适应客户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MIM产能达到5000吨/年(同比增长25%),为客户拓展提供了产能保障。
东睦股份的铰链业务客户拓展情况整体良好,主要受益于:
展望未来,公司铰链业务的客户拓展潜力仍大:
尽管存在竞争加剧、价格下降等风险,但东睦股份凭借技术与产能优势,有望保持铰链业务的高增长,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收入来源。
(注:文中未标注来源的数据均来自公司2025年中报[0]及公开行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