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双枪科技(001211.SZ)新品开发策略,聚焦精致厨具升级与竹材全产业链拓展,解读其研发投入、市场拓展及财务表现,揭示竞争优势与潜在风险。
双枪科技(001211.SZ)作为“全球竹业第一股”“全球筷子第一股”,自2021年上市以来,依托竹材资源优势与日用餐厨具核心业务,逐步构建“精致厨具、优质竹材”双轮驱动的发展战略。本文基于公司公开披露的战略规划、财务数据及行业背景,系统分析其新品开发策略的逻辑、方向、执行路径及潜在风险。
双枪科技的新品开发策略源于其“精致厨具、优质竹材”的核心战略定位,旨在通过现有业务升级与第二增长曲线拓展,实现从“传统餐厨具供应商”向“竹材全产业链运营商”的转型。
公司传统主营业务为日用餐厨具(筷子、砧板、勺铲等),占总收入的70%以上。随着消费升级,中高端厨具市场(单价≥200元)年增长率达8%(高于行业平均5%),而传统低端产品竞争激烈(毛利率≤15%)。因此,公司将“精致厨具”作为现有业务的升级方向,重点聚焦碗筷、刀板、锅铲三大产品组合,通过设计优化(如 ergonomic 手柄、极简风格)、材质升级(如抗菌竹材、食品级不锈钢)及功能创新(如可降解一次性餐具、智能砧板),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其“抗菌竹砧板”产品毛利率达35%(高于传统砧板20%的毛利率),已成为核心利润增长点。
公司依托“全球竹业第一股”的资源优势,将“优质竹材”作为第二增长曲线,提出“笋竹两用、五大产品、吃干榨净”的经营模式。具体而言,通过“连锁工厂”模式(已在浙江、江西建立5家连锁工厂),实现竹资源的全产业链开发:
这种模式将竹资源的利用率从传统的30%提升至70%,显著提高了单株竹的附加值(从10元/株提升至30元/株)。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研发投入(rd_exp)为1729.7万元,占总收入(6.9亿元)的2.5%,处于厨具行业中等偏上水平(行业平均为1.8%)。研发方向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
公司通过“连锁工厂”模式,实现生产与市场的近距离对接。例如,在江西建立的连锁工厂,主要服务于当地餐饮企业(如老乡鸡、煌上煌),提供定制化的竹炭包、竹笋干等产品,订单量年增长率达25%。此外,公司借助“奥运供应商”(2008年北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会)、“世博会供应商”(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资质,提升品牌知名度,加速新品在C端市场的推广(如“奥运纪念版”竹砧板在京东平台月销量达5000件)。
双枪科技的新品开发策略依托两大核心优势:
公司拥有竹材林基地10万亩(占全国竹材林的0.5%),且与浙江、江西等竹资源大省签订了长期采购协议(占竹材采购量的80%),确保了竹资源的稳定供应。此外,公司是“中国竹产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参与制定了《竹筷国家标准》《竹砧板国家标准》等行业标准,在竹材加工领域具有技术壁垒。
公司是“全球筷子第一股”(市场份额占全球的15%),且为多届重大赛事(奥运、世博会、G20峰会)的餐厨具供应商,品牌知名度远高于同行(如苏泊尔、九阳等厨具企业的竹材产品市场份额不足5%)。这种品牌优势有助于新品在市场上快速获得消费者认可。
公司2025年半年报显示,总收入为6.9亿元,同比增长16.2%(or_yoy=162/69,行业平均为10%);净利润为1036.7万元,同比增长39.5%(主要得益于精致厨具与竹材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其中,精致厨具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50%提升至2025年的60%,竹材产品收入占比从2024年的20%提升至2025年的30%,利润结构逐步优化。
双枪科技的新品开发策略符合消费升级与竹材产业发展趋势,通过“精致厨具”升级现有业务、“优质竹材”拓展第二增长曲线,依托竹资源优势与品牌资质,有望实现从“传统餐厨具供应商”向“竹材全产业链运营商”的转型。尽管存在研发投入与竞争风险,但公司的战略定位清晰、执行路径明确,未来有望保持稳步增长。
从财务表现看,2025年半年报的收入与利润增长均高于行业平均,说明新品开发策略已初见成效。若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目标将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3%),并进一步拓展餐饮市场(目标将竹材业务占比提升至40%),公司有望成为竹材产业的全球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