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解析赛力斯问界M7订单突破15万辆的原因,涵盖产品力迭代、华为生态协同、市场需求契合、经营支撑及财务表现五大维度,揭示其在中大型智能电动SUV市场的成功密码。
2025年以来,赛力斯(601127.SH)旗下AITO品牌核心车型问界M7订单量突破15万辆,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亮眼表现。这一成绩不仅刷新了赛力斯单一车型的订单纪录,也反映了其在中大型智能电动SUV细分市场的竞争力提升。本文从产品力迭代、品牌生态协同、市场需求契合、经营支撑及财务表现五大维度,系统分析订单突破的核心驱动因素。
赛力斯的产品力提升是订单增长的基础。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70.53亿元,同比增长58.91%,主要用于智能电动汽车核心技术(三电系统、智能驾驶、座舱)及车型迭代[0]。问界M7作为重点升级车型,2025年推出新M7 Ultra和新M7 Pro版本,针对用户需求优化了以下关键卖点:
这些升级直接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力,吸引了大量注重智能体验与续航的中高端用户。
赛力斯与华为的深度合作是问界M7的核心品牌优势。华为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其品牌背书(如“华为智选车”模式)为AITO带来了高关注度与可信度,尤其吸引了华为生态用户(如手机、电脑用户)的转化。此外,赛力斯通过以下方式强化用户生态:
问界M7的成功契合了当前汽车市场的两大核心趋势:
问界M7定位中大型智能电动SUV,精准切入了这一高增长细分市场。其19.98-33.98万元的价格区间(新M7 Pro起售价19.98万元),覆盖了从家庭用户到商务用户的广泛需求,性价比优势明显(对比同级别车型如理想L7、小鹏G6,问界M7在智能驾驶与续航上更具竞争力)。
赛力斯的产能提升与渠道扩张为订单交付提供了保障:
赛力斯的财务表现为订单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624.02亿元,同比增长35.2%;净利润30.77亿元,同比增长68.5%(基本每股收益1.87元)[0]。其中,新能源汽车收入占比达85%,问界M7贡献了约40%的新能源汽车收入(据公司内部数据)。财务数据反映了公司经营质量的提升,增强了投资者与消费者对公司的信心。
赛力斯问界M7订单突破15万辆,是产品力迭代、品牌生态协同、市场需求契合、经营支撑及财务表现五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产品力(尤其是智能驾驶与续航)是核心竞争力,华为背书与用户生态是品牌优势,市场趋势(中大型SUV与新能源)是外部机遇,产能与渠道是交付保障,财务表现是经营质量的体现。
未来,赛力斯若能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如智能驾驶技术升级)、深化与华为的合作(如生态融合)、拓展销售网络(如下沉市场),问界M7有望保持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其在中大型智能电动SUV市场的地位。
(注:[0] 数据来源于券商API;[1] 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