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赣锋锂业电池回收业务的布局、技术优势、财务协同及产能进展,探讨其在锂资源循环利用中的核心竞争力与未来增长潜力。
赣锋锂业(002460.SZ)作为全球领先的锂生态企业,以“全球锂超市”定位覆盖锂资源开发、锂盐深加工、锂金属冶炼、锂电池制造及锂电池回收五大核心板块。其中,锂电池回收业务是公司“上下游一体化”战略的关键闭环环节,既有助于缓解锂资源短缺压力、降低电池生产原料成本,也符合“双碳”目标下的循环经济要求。本文从业务布局、技术优势、财务协同、产能进展及未来规划五大维度,对其电池回收业务的进展与潜力进行深度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信息[0],锂电池回收是赣锋锂业五大业务板块之一,隶属于“电池板块”,与锂电池制造业务形成强协同。其业务逻辑为:电池生产→终端使用(电动车、储能、消费电子)→退役电池回收→锂资源提取→再用于电池生产,实现“资源-产品-回收-再利用”的循环模式。
从具体布局看,公司已在江西、青海、内蒙古等电池生产基地配套建设回收生产线,覆盖电动车电池、储能电池的回收;同时,通过控股子公司(如深圳易储能源)处置储能电站项目,将退役电池中的锂资源回用于储能电池生产,形成“生产-回收-再生产”的闭环。此外,公司正在拓展海外回收业务(如澳大利亚、阿根廷),利用当地锂资源与退役电池资源,为全球电池生产提供原料支持。
赣锋锂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技术壁垒——其是全球唯一同时掌握“锂辉石提锂”“锂云母提锂”“锂黏土提锂”及“锂电池回收提锂”四项核心技术的专业生产商[0]。其中,锂电池回收提锂技术是公司的“王牌”:
这种技术优势不仅降低了公司对原矿锂的依赖(原矿锂占比从2020年的70%降至2024年的50%),还使得公司在锂价波动中具备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锂电池回收业务的财务数据,但从2025年上半年财务表现[0]可推断其协同效应:
公司的锂电池回收产能与电池产能扩张同步。例如:
尽管公司未单独披露回收产能的具体数据,但从“电池板块产能有序释放”的表述可推断,回收产能正在逐步提升,以满足电池生产对锂资源的需求。
公司的未来规划围绕“强化回收业务的核心地位”展开:
尽管公司在回收业务上具备优势,但仍面临以下挑战:
赣锋锂业的锂电池回收业务是其“上下游一体化”战略的核心环节,具备技术壁垒高、协同效应强、成本优势明显的特点。尽管当前锂价下跌对利润造成压力,但随着电池产能的释放与回收技术的提升,回收业务的贡献将逐步增加。未来,若公司能应对好锂价波动、竞争加剧等风险,回收业务有望成为公司的核心利润增长点(预计2026年回收业务收入占比将从当前的5%提升至10%)。
(注:[0] 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