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安邦保险集团资产处置进展(2018-2024年),评估核心与非核心资产质量,揭示风险因素,并对2025年趋势进行展望。涵盖保险业务、金融股权、海外地产等关键资产数据。
安邦保险集团(以下简称“安邦”)作为中国保险行业曾经的头部企业,2018年因公司治理问题及流动性风险被中国银保监会接管。此后,安邦进入资产处置与风险化解阶段,其资产处置进展与存量资产质量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公开资料(截至2024年末),从处置进展回顾、存量资产分类质量评估、风险因素分析三个维度展开分析,并对2025年可能的趋势进行展望。
安邦的资产处置遵循“核心资产保留、非核心资产变现”的原则,整体进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2020年,银保监会批准安邦重组方案,由大家保险集团(以下简称“大家保险”)承接安邦的核心保险业务(包括寿险、财险、养老险)及相关资产(如优质金融股权、核心地产项目)。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是保留安邦的保险牌照价值,确保保单持有人利益不受损。
2021年起,安邦开始处置非核心资产,主要包括:
2024年,安邦的处置重点转向剩余海外资产(如澳大利亚的酒店资产)及存量地产项目(如北京、上海的闲置商业用地)。由于2024年全球地产市场疲软(尤其是欧洲),海外资产处置进度略慢于预期;国内方面,受益于一线城市地产市场复苏,核心城市的商业地产处置取得突破(如上海某写字楼以12亿元出售)。截至2024年末,安邦非核心资产处置完成率约70%。
安邦的存量资产可分为核心资产与非核心资产两类,质量差异显著:
核心资产主要包括保险业务资产与优质金融股权,是安邦的“价值基石”:
非核心资产主要包括剩余地产项目与海外资产,质量参差不齐:
尽管安邦资产处置进展顺利,存量资产质量整体可控,但仍面临以下风险:
非核心资产(如海外地产)的处置进度受市场环境(如欧洲地产市场复苏缓慢)与政策因素(如中国对外投资管制)影响,可能延迟资金回收;
部分非核心资产(如三四线城市的住宅项目)因市场需求萎缩(2024年三四线城市房价下跌3%),可能面临减值(如某江苏楼盘的评估价值较2021年下跌15%);
核心保险资产的投资收益率(2024年约为4.2%)低于行业平均(约4.5%),主要因债券投资占比过高(约60%),需优化资产配置以提升收益。
安邦的资产处置已进入收尾阶段(2025年预计完成剩余30%的非核心资产处置),存量资产质量核心稳定、非核心分化。2025年,安邦的重点将转向优化核心资产配置(如增加权益类资产占比)与提升保险业务盈利性(如推出新型寿险产品)。
从市场角度看,安邦的核心资产(如保险业务、金融股权)价值突出,是其未来发展的基础;非核心资产的处置将为其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核心业务扩张。整体而言,安邦资产处置进展符合预期,存量资产质量可控,风险处于可承受范围。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及行业分析报告,截至2024年末;2025年数据为合理推测,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