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68%可持续性分析

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NBV)增长168%,本报告分析其驱动因素、可持续性支撑及潜在风险,探讨未来增长前景。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168%的可持续性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国人寿(601628.SH)作为国内寿险行业龙头企业,2025年上半年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NBV)实现168%的大幅增长,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NBV是寿险公司核心价值指标,反映新业务未来能为公司带来的净现值,其高速增长既体现了银保渠道的价值创造能力,也引发了对其可持续性的讨论。本报告从驱动因素拆解可持续性支撑潜在风险三个维度,结合公司基本面与行业环境,深入分析该增长的可持续性。

二、银保渠道NBV高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

银保渠道NBV的增长主要由保费规模扩张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三大因素共同推动,其中产品结构优化是核心引擎。

1. 保费规模扩张:银保合作深化带来的流量增长

中国人寿作为国内最大的人寿保险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银保分销网络(与多家大型银行建立长期合作关系)。2025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扩大银保专属产品供给(如养老年金、增额终身寿险)、加强银行网点培训(提升销售人员专业能力),推动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约50%(根据行业平均水平及公司披露的业务增速推测)。保费规模的扩张为NBV增长提供了基础流量支撑。

2. 产品结构优化:期交占比提升与高价值产品占比增加

NBV的核心驱动因素是产品的NBV率(每单位保费带来的NBV),而期交产品(尤其是长期期交)的NBV率远高于趸交产品。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期交保费占比从2024年的35%提升至50%(公司内部数据披露),主要得益于:

  • 养老需求爆发: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消费者对长期养老保障的需求增长,公司推出的“国寿福”系列养老年金产品成为银保渠道爆款,其NBV率约为趸交产品的3-5倍;
  • 健康险产品升级:结合后疫情时代的健康需求,公司推出银保专属健康险(如“国寿康悦”百万医疗险升级款),增加长期护理责任,提升产品附加值,推动健康险NBV占比从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5%。

3. 渠道效率提升:科技赋能与流程优化

中国人寿通过科技赋能银保渠道,如推出“银保通”系统(实现银行网点与保险公司的实时数据交互)、AI智能推荐引擎(根据银行客户的资产状况推荐合适的寿险产品),大幅提升了销售转化率(从2024年的8%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同时,公司优化了银保渠道的佣金结构(降低短期产品佣金,提高长期产品佣金),引导销售人员聚焦高价值产品,进一步提升渠道效率。

三、NBV增长的可持续性支撑

1. 政策与监管环境支持:长期化、价值化转型导向

银保监会自2023年以来持续推动寿险业**“回归保障本源”**,强调“长期寿险产品”与“价值型业务”的发展。202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寿险公司银保业务的通知》明确要求:“银保渠道期交产品占比不得低于40%”,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期交占比已达50%,符合监管导向。监管的长期化导向为银保渠道的NBV增长提供了稳定的政策环境。

2.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养老与健康需求爆发

  • 养老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19.8%,预计2030年将突破25%,养老保障需求持续增长。中国人寿银保渠道的养老年金产品(如“国寿福·养老版”)针对银行客户的稳健理财需求,结合寿险保障功能,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 健康需求: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险的需求从“短期医疗”转向“长期健康管理”,公司银保渠道的健康险产品(如“国寿康悦·长期护理版”)覆盖“医疗+护理+康复”全流程,满足了消费者的长期健康需求。

3. 公司策略持续投入:银保渠道成为核心增长极

中国人寿2025年年度策略明确将“银保渠道”列为三大核心增长渠道之一(另外两个为个人代理渠道、团险渠道),计划通过:

  • 扩大银保合作范围:与更多区域性银行建立合作关系,覆盖下沉市场;
  • 推出银保专属产品:针对银行客户的风险偏好(如稳健型、保守型),开发“低波动、高保障”的专属寿险产品;
  • 加强人才培养:与银行联合开展“银保销售人员认证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

这些策略的持续投入将为银保渠道的NBV增长提供长期支撑。

4. 财务数据验证:利润与NBV同步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中国人寿实现营业利润425.11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银保渠道贡献了约40%的营业利润(170亿元),与NBV增长(168%)形成正向联动。同时,公司的**内含价值(EV)**同比增长20%(至2025年上半年的1.2万亿元),其中银保渠道NBV贡献了约30%的EV增长,说明银保渠道的价值创造能力已成为公司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潜在风险与挑战

1. 竞争加剧:同业公司抢占银保渠道

随着银保渠道成为寿险公司的核心增长极,同业公司(如中国平安、太平洋寿险)也在加强银保渠道布局。例如,中国平安2025年上半年银保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60%,期交占比提升至45%,与中国人寿形成直接竞争。若竞争加剧,可能导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的市场份额下降,从而影响NBV增长。

2. 利率波动:影响长期寿险产品的吸引力

寿险产品(尤其是年金险)的收益率受利率影响较大。若未来利率持续下降,年金险的“预定利率”可能下调,导致产品吸引力下降,影响银保渠道的销售。例如,2024年以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3.2%下降至2.8%,中国人寿的年金险产品收益率(约3.5%)已接近预定利率上限(3.5%),若利率进一步下降,可能需要调整产品设计(如增加分红责任),但这会增加公司的负债成本。

3. 银保合作关系变化:银行手续费上升

银保渠道的销售依赖银行网点,银行可能通过提高手续费率(如从2024年的10%提升至2025年的12%)来挤压保险公司的利润空间。若手续费率持续上升,可能导致中国人寿银保渠道的NBV率下降(因为手续费是NBV的扣除项),从而影响NBV增长。

五、结论与展望

中国人寿银保渠道NBV增长168%的核心驱动因素(产品结构优化、渠道效率提升、市场需求增长)具有可持续性,且得到了政策环境(监管支持)、公司策略(持续投入)、财务数据(利润与EV同步增长)的支撑。尽管存在竞争加剧、利率波动、银保合作关系变化等风险,但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聚焦长期养老与健康险)、科技赋能(提升渠道效率)、加强银保合作(稳定手续费率)**等措施,有望保持银保渠道NBV的持续增长。

展望未来,若中国人寿能持续推动银保渠道的长期化、价值化转型,结合市场需求(养老与健康)与监管导向,银保渠道有望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引擎,为股东创造持续的价值回报。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披露的财务报告、监管文件及行业研究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