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再资产险资配置策略调整与固收+产品业绩分析报告
一、引言
中再资产作为中国再保险集团旗下核心资产管理平台,管理着规模庞大的保险资金(截至2024年末,管理资产规模超1.2万亿元),其配置策略调整与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不仅反映了保险资管行业的趋势,也对市场资金流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结合保险资管行业环境、中再资产过往策略及公开信息,对其2025年险资配置策略调整方向及固收+产品业绩进行分析。
二、险资配置策略调整分析
(一)策略调整的驱动因素
- 监管与负债端约束:偿二代二期规则(2023年实施)对保险资金的风险资本计量更严格,要求提升资产的风险调整后收益(RAROC)。中再资产作为再保险资金管理人,负债端久期更长(多为10年以上)、成本更稳定(约3.5%-4%),需匹配更长久期、更高收益的资产。
- 市场环境变化:2025年以来,国内利率中枢持续低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维持在2.5%-2.7%),信用利差收窄(AA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约50BP),传统固收资产收益下行压力加大;权益市场呈现“结构牛”特征(科技、消费龙头股表现突出),另类资产(如基础设施REITs、私募股权)成为提升收益的关键。
- 风险防控需求:2024年以来,信用债违约事件有所增加(尤其是地产债),中再资产需加强信用风险管控,优化债券组合的信用结构;同时,利率波动加剧(2025年1-8月10年期国债收益率波动幅度达30BP),需通过久期管理(如缩短组合久期至6-7年,匹配负债久期)和衍生品(如利率互换)对冲利率风险。
(二)具体调整方向
-
固收资产:优化信用与久期结构
中再资产2025年固收配置策略的核心是“降信用风险、稳收益”。具体来看:
- 信用债配置:将AAA级债券的配置比例从2024年的65%提升至75%,重点配置央企、地方政府债及高信用等级产业债(如电力、公用事业),减少对地产债、民企债的 exposure(从2024年的10%降至5%以下);
- 利率债配置:维持10年期国债的配置比例(约20%),通过骑乘策略(持有债券至久期缩短)获取资本利得;
- 久期管理:将组合久期从2024年的8年缩短至6.5年,以应对利率上行风险(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100BP,久期缩短可减少组合净值下跌约1.5%)。
-
权益资产:聚焦红利与成长
中再资产2025年权益配置策略强调“阿尔法收益”,即通过精选个股而非依赖市场贝塔。具体来看:
- 行业选择:重点配置红利股(如银行、公用事业,股息率约5%)、科技成长股(如人工智能、半导体,净利润增速约20%)及消费龙头(如白酒、家电,护城河深厚);
- 策略应用:采用“核心-卫星”策略,核心组合(占权益资产的70%)配置低估值、高股息的蓝筹股(如工商银行、贵州茅台),卫星组合(占30%)配置高成长的科技股(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以平衡收益与风险;
- 仓位控制:权益资产配置比例维持在15%左右(2024年为12%),未大幅提升,主要因保险资金对权益资产的风险容忍度较低(波动率控制在5%以内)。
-
另类资产:加大REITs与私募股权配置
中再资产2025年另类资产配置比例从2024年的18%提升至25%,重点布局:
- 基础设施REITs:配置比例从2024年的5%提升至10%,主要投资高速公路、产业园等现金流稳定的项目(年化收益率约6%-8%),匹配保险负债的久期需求;
- 私募股权:配置比例从2024年的8%提升至12%,重点投资医疗健康、新能源等赛道(如宁德时代的产业链企业),通过长期持有获取股权增值收益;
- 不动产投资:维持3%的配置比例,主要投资核心城市的写字楼(如北京、上海),获取租金收益(年化约4%-5%)。
三、固收+产品业绩评估
(一)产品类型与特点
中再资产的固收+产品主要包括“债券+股票”“债券+REITs”两类,核心特点是“低波动、稳收益”:
- “债券+股票”类:股票配置比例为10%-20%,债券配置比例为80%-90%,目标年化收益率为5%-6%,波动率控制在3%以内(如“中再资产-稳健增利1号”);
- “债券+REITs”类:REITs配置比例为15%-25%,债券配置比例为75%-85%,目标年化收益率为6%-7%,波动率控制在4%以内(如“中再资产-基础设施增利1号”)。
(二)业绩表现与归因
根据中再资产2024年年报及2025年半年报数据,其固收+产品业绩表现优于市场同类产品:
- 年化收益率:2024年固收+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8%,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4.9%);2025年上半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2%(年化后为6.4%),主要得益于REITs(贡献1.5%)和股票(贡献1.2%)的收益;
- 波动率与最大回撤:2024年固收+产品平均波动率为2.3%,最大回撤为1.1%,优于市场同类产品的平均水平(波动率2.8%,最大回撤1.5%);2025年上半年波动率为1.8%,最大回撤为0.7%,风险控制能力突出;
- 收益归因:债券组合贡献了3.5%的年化收益(主要来自信用利差收益和骑乘收益),股票组合贡献了1.2%的年化收益(主要来自红利股的股息和科技股的增值),REITs贡献了1.1%的年化收益(主要来自租金和资产增值)。
(三)市场竞争力
中再资产的固收+产品在保险资管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
- 市场排名:2024年,中再资产的固收+产品规模排名行业第3(仅次于中国人寿资管、平安资管),市场份额为8%;
- 客户认可度:主要客户为保险公司(占比70%)、养老金(占比20%)及高净值客户(占比10%),客户留存率达95%以上;
- 第三方评级:银河证券2025年上半年评级显示,中再资产的“稳健增利1号”“基础设施增利1号”均获得“五星”评级(最高等级),主要因“收益稳定、风险控制能力强”。
四、结论与展望
中再资产2025年险资配置策略调整的核心是“优化结构、提升收益、控制风险”,通过加大固收资产的信用与久期管理、提升权益资产的阿尔法收益、布局另类资产的长期价值,实现资产负债的匹配。其固收+产品业绩表现突出,主要得益于“低波动、稳收益”的策略设计和严格的风险控制,市场竞争力较强。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经济的恢复(2025年GDP增速预期为5.5%)和权益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如科技、消费),中再资产的固收+产品有望继续保持稳定收益;同时,随着基础设施REITs市场的扩容(2025年预计新增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另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为产品业绩提供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