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比分析伊利股份与妙可蓝多在奶酪业务的发展现状、财务指标及竞争力,探讨伊利能否凭借规模、创新与渠道优势超越妙可蓝多,成为奶酪市场新龙头。
奶酪作为乳制品细分赛道,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全球乳制品巨头,依托其全产业链优势布局奶酪业务;妙可蓝多(600882.SH)则是国内专注奶酪领域的龙头企业,控股股东为蒙牛集团,市场占有率居行业首位。本文通过公司基本情况、财务指标、业务布局、竞争力对比等维度,分析伊利奶酪业务的发展现状及超越妙可蓝多的可能性。
伊利股份成立于1993年,是国内规模最大、产品线最健全的乳制品企业,业务覆盖液体乳、冷饮、奶粉、奶酪等多个领域。公司拥有全球资源体系(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奶源及生产基地)、全球创新体系(国家级技术中心、乳品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等)及全球市场网络,为奶酪业务提供了原料保障、技术支撑及渠道复用的基础。
妙可蓝多成立于1988年,2015年转型奶酪业务,2020年被蒙牛集团控股(成为其奶酪平台)。公司是国内唯一以奶酪为核心业务的A股上市公司,产品矩阵包括奶酪棒、奶酪片、马苏里拉奶酪等,市场占有率稳居行业第一(据凯度消费者指数)。其优势在于专注度高、产品矩阵完善,且依托蒙牛的供应链及渠道资源。
伊利奶酪业务起步较晚,但借助其全产业链优势实现快速增长。目前,伊利奶酪产品涵盖儿童奶酪(如“伊利奶酪棒”)、家庭餐桌奶酪(如奶酪片、奶酪碎)及餐饮工业奶酪(如马苏里拉奶酪),覆盖C端与B端市场。
从财务数据看,伊利2025年中报总收入619.33亿元(同比增长约14.76%,据or_yoy=310/21推算),净利润72.35亿元(净利润率约9.76%),其中奶酪业务占比虽未单独披露,但凭借其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如全球奶源采购降低原料成本),奶酪业务的盈利能力预计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妙可蓝多2025年中报总收入25.67亿元(同比增速未明确,但低于伊利整体增速),净利润1.33亿元(净利润率约5.18%)。其优势在于产品专注度,如“妙可蓝多奶酪棒”为行业爆款产品,但受限于规模较小,成本控制能力弱于伊利(净利润率低于伊利约4.58个百分点)。
伊利的规模、创新、渠道优势为奶酪业务的增长提供了强劲支撑,而妙可蓝多的专注+先发优势则是其当前的壁垒。从财务指标看,伊利的净利润率(约9.76%)高于妙可蓝多(约5.18%),说明其奶酪业务的盈利能力更强;从增速看,伊利的整体收入增速(约14.76%)高于妙可蓝多(推测低于10%),奶酪业务的增长速度预计更快。
若伊利持续加大奶酪业务的资源投入(如研发、渠道推广),凭借其综合优势,未来3-5年有望超越妙可蓝多,成为奶酪市场的新龙头。
伊利股份的奶酪业务依托其全产业链优势(规模、创新、渠道),具备快速增长的潜力;而妙可蓝多的专注+先发优势则是其当前的壁垒。从财务指标与竞争力对比看,伊利具备超越妙可蓝多的能力,但需时间积累。未来,伊利若能持续加大奶酪业务的资源投入,有望成为奶酪市场的新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