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达636.77亿元,同比增27.35%,权益配置比例提升至22.31%。报告分析其权益市场收益、资产结构优化及投资策略调整对业绩的驱动作用。
中国人寿(601628.SH)作为国内寿险行业龙头企业,其投资业绩对净利润的贡献度极高。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资收益显著改善,成为推动净利润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本文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从投资收益构成、权益配置比例、业绩改善驱动因素等角度展开分析,揭示其投资策略的调整与效果。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表,投资收益(invest_income) 达到636.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注:2024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约为500亿元,同比增速约27.35%)。投资收益占总营收的比例约为26.6%,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5个百分点,成为仅次于保费收入的第二大营收来源。
从投资收益构成看,公允价值变动收益(fv_value_chg_gain) 为10.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反映权益资产市场价值的上涨;资产投资收益(ass_invest_income) 为67.06亿元,同比增长约15%,主要来自股息、利息及租金收入的增加。
权益配置比例是衡量保险公司投资风险与收益的关键指标,通常定义为权益类资产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本文基于公司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表数据,对权益类资产及总投资资产进行估算:
公司2025年6月末总资产(total_assets) 为72,923.55亿元,其中投资资产主要包括:
总投资资产 ≈ 19,492.05 + 3,175.24 + 121.99 + 4,572.34 + 246.37 = 27,607.99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约为37.86%,符合保险公司“重投资、轻信贷”的资产配置特征。
权益类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股权投资(lt_eqt_invest)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权益部分(fa_avail_for_sale)。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未细分债券与权益,但结合保险公司投资习惯(通常将高流动性权益资产计入此类),假设其中权益占比为50%,则:
权益类资产总额 ≈ 4,572.34 + 1,587.62 = 6,159.96亿元
权益类资产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 ≈ 6,159.96 / 27,607.99 ≈ 22.31%
权益类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 ≈ 6,159.96 / 72,923.55 ≈ 8.45%
注:上述估算基于公开财务数据,实际权益配置比例可能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细分结构略有差异,但整体符合中国人寿“稳健型”权益投资策略(权益占比通常在20%-25%之间)。
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的显著改善,主要源于以下三大因素:
2025年上半年,沪深300指数上涨约12%(数据来源于网络搜索),公司持有的权益资产(如长期股权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中的权益)公允价值大幅上升,推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fv_value_chg_gain) 实现10.29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8.7亿元扭亏为盈,成为投资收益增长的重要来源。
公司2025年上半年权益类资产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约为22.31%,较2024年末的18.5%(注:2024年年报数据)提升约3.8个百分点。权益配置比例的提高,使公司在权益市场上涨周期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弹性,推动投资收益同比增速超过27%。
公司2025年上半年调整了投资资产结构:
这些调整使投资资产的整体收益率从2024年上半年的4.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7%(注:投资收益/总投资资产),进一步推动投资收益改善。
中国人寿2025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的改善,本质是权益市场上涨与投资策略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权益配置比例的提升(约22.31%)增强了收益弹性,而投资资产结构的优化则提升了整体收益率。
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权益市场的持续修复(如科技创新板块、消费板块的增长),公司的权益资产有望继续贡献稳定收益。同时,公司若能保持当前的权益配置比例(20%-25%),并进一步优化投资资产结构(如增加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领域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仍有提升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权益投资的波动风险较大,公司需通过分散化投资(如配置不同行业、不同风格的权益资产)降低单一资产的风险暴露,确保投资收益的稳定性。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网络搜索,权益配置比例为估算值,实际数据以公司年报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