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恒基地产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元朗、观塘项目去化率)及内地项目储备(长三角、珠三角布局),涵盖市场环境、销售策略与风险因素,提供核心数据与投资建议。
恒基地产(0012.HK)作为香港老牌地产开发商,其业务布局涵盖香港及内地核心城市。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0],结合香港住宅市场环境与内地地产政策趋势,对其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及内地项目储备情况进行分析。
2025年香港住宅市场受美联储加息周期收尾、香港本地经济复苏(GDP增速预计2.5%-3%[0])及通关后需求释放等因素支撑,整体呈现“量稳价升”态势。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2025年上半年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较2024年末上涨4.2%[0],成交量同比增加18%至1.2万宗[0]。
恒基地产内地项目储备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上海、杭州)、珠三角(广州、深圳)及京津冀(北京、天津)三大核心经济圈,占比分别为45%、30%、25%[0]。其中,上海项目储备货值最高(约200亿元人民币),主要为位于浦东张江的“恒基·张江国际社区”(总建面约50万平方米)[0]。
截至2025年6月末,恒基地产内地项目储备总建面约300万平方米,货值约500亿元人民币[0]。其中,已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占比约35%(货值约175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可推出市场;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占比65%)主要处于规划或施工初期,预计2026-2027年逐步入市[0]。
恒基地产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符合市场预期,库存周转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内地项目储备布局合理,聚焦核心城市及新兴产业,长期发展潜力较大。但需关注香港利率环境及内地政策变化对项目销售的影响。
由于本次分析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的月度销售数据及内地项目详细进展(如具体项目的施工进度、预售证获取时间),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更详尽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及研报信息,以便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