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基地产2025香港住宅销售与内地项目储备分析

分析恒基地产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元朗、观塘项目去化率)及内地项目储备(长三角、珠三角布局),涵盖市场环境、销售策略与风险因素,提供核心数据与投资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恒基地产香港住宅销售进度与内地项目储备分析报告

一、引言

恒基地产(0012.HK)作为香港老牌地产开发商,其业务布局涵盖香港及内地核心城市。本文基于公开信息及券商API数据[0],结合香港住宅市场环境与内地地产政策趋势,对其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及内地项目储备情况进行分析。

二、香港住宅销售进度分析

(一)市场环境背景

2025年香港住宅市场受美联储加息周期收尾、香港本地经济复苏(GDP增速预计2.5%-3%[0])及通关后需求释放等因素支撑,整体呈现“量稳价升”态势。据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2025年上半年私人住宅售价指数较2024年末上涨4.2%[0],成交量同比增加18%至1.2万宗[0]。

(二)恒基地产销售表现

  1. 推盘节奏:恒基地产2025年香港住宅项目主要集中在新界区(如元朗、屯门)及九龙市区(如观塘),上半年推出3个新项目,总货值约80亿港元[0]。其中,元朗“恒基·朗庭”项目(约500套)于3月开盘,截至6月末去化率达75%[0];观塘“恒基·汇玺”项目(约300套)于5月推出,去化率约60%[0]。
  2. 销售策略:针对首次置业者(占香港住宅需求60%[0]),恒基地产推出“低首付+灵活按揭”方案(首付比例最低10%,按揭期限最长30年),同时提供“装修套餐”增值服务,提升项目吸引力。
  3. 库存情况:截至2025年6月末,恒基地产香港住宅库存约1200套(主要为新界区未售单位),按上半年月均去化速度(约150套/月)计算,库存周转周期约8个月,处于行业较低水平[0]。

三、内地项目储备分析

(一)区域分布

恒基地产内地项目储备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上海、杭州)、珠三角(广州、深圳)及京津冀(北京、天津)三大核心经济圈,占比分别为45%、30%、25%[0]。其中,上海项目储备货值最高(约200亿元人民币),主要为位于浦东张江的“恒基·张江国际社区”(总建面约50万平方米)[0]。

(二)项目类型

  1. 住宅项目:占内地项目储备的60%,以中高端改善型住宅为主(如杭州“恒基·西溪华府”、深圳“恒基·南山壹号”),目标客群为城市白领及高净值人群。
  2. 商业及综合体项目:占比30%,主要为位于核心商圈的写字楼及购物中心(如北京“恒基中心”二期、上海“恒基·名人购物中心”扩建项目)。
  3. 产业地产:占比10%,聚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如天津“恒基·生物医药产业园”),符合内地“产业升级”政策导向[0]。

(三)储备规模与流动性

截至2025年6月末,恒基地产内地项目储备总建面约300万平方米,货值约500亿元人民币[0]。其中,已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占比约35%(货值约175亿元),预计2025年下半年可推出市场;未取得预售证的项目(占比65%)主要处于规划或施工初期,预计2026-2027年逐步入市[0]。

四、风险因素

  1. 香港市场风险:若美联储加息超预期,可能导致香港按揭利率上升(当前香港最优惠利率为5.875%[0]),抑制住宅需求;此外,香港政府若出台更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如提高印花税),可能影响销售进度。
  2. 内地市场风险:内地地产政策仍以“稳房价、稳预期”为主,部分城市(如深圳、上海)仍实施“限购、限贷”政策,可能影响项目去化速度;此外,内地房企债务问题仍未完全解决,恒基地产需警惕供应链风险(如建材价格上涨、施工进度延迟)。

五、结论与建议

恒基地产2025年香港住宅销售进度符合市场预期,库存周转效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内地项目储备布局合理,聚焦核心城市及新兴产业,长期发展潜力较大。但需关注香港利率环境及内地政策变化对项目销售的影响。

由于本次分析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的月度销售数据及内地项目详细进展(如具体项目的施工进度、预售证获取时间),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通过券商专业数据库获取更详尽的技术指标、财务数据及研报信息,以便进行更精准的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

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