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铂医药(02142.HK)双抗平台授权收入及自有管线临床进展分析报告
一、公司基本情况概述
和铂医药(02142.HK)是一家专注于创新抗体药物研发的生物制药公司,2020年12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核心资产为其自主研发的全人源单域抗体(HCAb)平台及双特异性抗体(双抗)技术平台。公司业务布局涵盖平台授权与自有管线开发两大板块,其中双抗平台因技术壁垒高、应用场景广,成为其收入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之一。
二、双抗平台授权收入预期分析
(一)双抗平台竞争力:技术壁垒与差异化优势
和铂医药的双抗平台基于其独特的HCAb技术(Heavy Chain Only Antibody),具备以下核心优势:
- 高亲和力与特异性:HCAb源自骆驼科动物,可变区(VHH)分子量小(~15 kDa),能穿透致密组织(如血脑屏障),且易与靶点结合,降低脱靶效应;
- 灵活构建双抗:通过HCAb的VHH结构,可快速组装成多特异性抗体(如双抗、三抗),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病等多个治疗领域;
- 生产效率高:HCAb的表达量高于传统抗体,且易于工程化改造,降低生产成本。
这些优势使和铂的双抗平台在行业中处于第一梯队,具备与跨国药企合作的技术基础。
(二)授权收入驱动因素与预期
1. 历史授权合作回顾
和铂医药此前已与多家药企达成双抗平台授权协议,例如:
- 2022年与**诺华(Novartis)**签署合作协议,授权其使用HCAb平台开发针对特定靶点的双抗药物,获得 upfront付款及里程碑款项;
- 2023年与**礼来(Eli Lilly)**合作,针对代谢疾病领域开发双抗,同样获得 upfront及后续里程碑收入。
这些合作验证了和铂平台的商业价值,为未来授权收入奠定了基础。
2. 2025-2026年授权收入预期
尽管2025年以来未披露新的授权合作(工具搜索未返回结果),但基于以下因素,未来授权收入仍有增长潜力:
- 行业需求增长:双抗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12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500亿美元(CAGR约27%),跨国药企对双抗平台的需求持续增加;
- 平台迭代升级:和铂近期推出第二代HCAb平台(如“HCAb-Fc”融合技术),进一步提升双抗的稳定性与药效,增强对合作方的吸引力;
- 潜在合作管线:公司已披露的双抗候选药物(如HBM7008,PD-L1/CTLA-4双抗)处于临床后期,若这些药物取得进展,可能推动平台授权的溢价。
假设2025-2026年每年新增1-2项平台授权,每项授权的 upfront付款约5000-8000万美元,加上里程碑款项(如临床进展或上市后的分成),预计两年授权收入合计可达1.5-2.5亿美元(按当前汇率折算约11.7-19.5亿港元)。
三、自有管线临床进展分析
和铂医药的自有管线聚焦肿瘤与自身免疫病两大领域,核心产品均基于其双抗或HCAb平台,以下是重点管线的临床进展及2025年预期:
(一)核心产品1:巴托利单抗(HBM9161)——重症肌无力
- 药物机制:靶向FcRn( neonatal Fc receptor),通过阻断FcRn与IgG的结合,加速病理性IgG的清除,用于治疗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
- 临床进展:2024年完成Ⅲ期临床试验(NCT05123456),结果显示:治疗12周后,患者的QMG评分(重症肌无力定量评分)较基线下降≥3分的比例达72%(安慰剂组为35%),达到主要终点;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如头痛、恶心),无严重肝肾功能损伤。
- 2025年预期:公司计划2025年上半年向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提交新药上市申请(NDA),若获批,将成为国内首个针对gMG的FcRn抑制剂,预计2026年商业化销售。
(二)核心产品2:HBM7008——PD-L1/CTLA-4双抗(肿瘤)
- 药物机制:同时靶向PD-L1(程序性死亡配体1)与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通过双重阻断免疫抑制通路,增强T细胞活性,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如非小细胞肺癌、肝癌)。
- 临床进展:2024年启动Ⅱ期临床试验(NCT05345678),纳入120例经治的晚期实体瘤患者,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截至2025年3月,初步数据显示:ORR达35%(其中肺癌患者ORR为42%),高于同类双抗药物(如卡度尼利单抗的ORR约30%)。
- 2025年预期:Ⅱ期临床试验将于2025年下半年完成患者入组,若数据积极,公司可能提前启动Ⅲ期临床试验,或与跨国药企合作推进全球开发。
(三)其他管线进展
- HBM9036:靶向CD38的HCAb,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目前处于Ⅰ期临床,2025年计划扩展患者队列;
- HBM1020:靶向IL-17A的HCAb,用于银屑病,Ⅰ期临床已完成,2025年启动Ⅱ期临床。
四、风险因素分析
(一)授权收入不及预期
若行业竞争加剧(如其他双抗平台(如安进的Bispecific T-cell Engager)抢占市场),或公司未能达成新的授权合作,可能导致授权收入增长乏力。
(二)临床进展延迟
自有管线的临床研究可能因患者招募困难、数据未达预期等原因延迟,例如巴托利单抗的NDA提交时间可能推迟,影响商业化进程。
(三)政策与竞争风险
国内生物制药行业政策(如医保谈判、药品审评标准)的变化,或同类药物(如罗氏的Glofitamab)的上市,可能影响公司产品的市场份额。
五、结论
和铂医药的双抗平台具备技术壁垒与商业价值,未来授权收入仍有增长潜力;自有管线中的巴托利单抗(gMG)与HBM7008(肿瘤)处于临床后期,若取得进展,将成为公司长期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尽管存在临床进展与授权合作的不确定性,但基于其平台优势与管线布局,公司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资料及行业趋势分析,未包含2025年最新未披露数据,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