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华友钴业镍资源自给率提升情况,包括印尼华越、华飞项目进展,MHP自给率提高对成本与利润的影响,以及供应链稳定性与竞争优势的强化。
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镍作为三元锂电池的核心原料之一,其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镍需求预计达到300万吨,其中新能源领域需求占比将超过40%。在此背景下,镍资源的自给率成为锂电材料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指标之一。华友钴业(603799.SH)作为全球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先企业,近年来通过“上控资源”战略,大力拓展镍资源布局,其镍资源自给率持续提升,为企业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华友钴业的镍资源布局主要集中在印尼镍产业板块,这是公司五大事业板块之一。根据公司公开信息,印尼地区的镍资源项目是其镍原料的主要来源,目前已形成两大核心项目:
此外,公司通过“非洲资源产业”板块,可能在非洲地区布局镍资源(如刚果(金)的铜钴矿伴生镍资源),但目前印尼板块仍是镍资源的核心来源。
虽然公司未直接披露镍资源自给率的具体数值,但从其MHP原料自给率的变化可推断镍自给率的提升趋势。2025年上半年,公司明确提到“MHP原料自给率进一步提高”,而MHP是镍钴资源的主要中间产品,其自给率的提高直接意味着镍资源自给能力的增强。
结合项目进展,华越项目的稳产高产和华飞项目的达产超产,预计2025年公司镍资源自给率将较2024年有明显提升(保守估计可达到50%以上,若考虑非洲资源,可能更高)。
镍资源自给率的提升对公司财务表现产生了显著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下降和利润增长两个方面:
镍资源自给率的提升对公司的战略意义重大:
华友钴业通过印尼镍产业板块的布局,其镍资源自给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已取得显著成效(MHP自给率进一步提高、项目达产超产)。这一提升不仅降低了公司成本、推动了利润增长,还强化了供应链稳定性和产业一体化优势,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印尼更多镍资源项目的投产(如后续规划的项目)和非洲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公司镍资源自给率有望继续提升(预计2026年可达到60%以上),进一步巩固其在新能源锂电材料领域的领先地位。
(注: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司公开信息及2025年上半年财报)

微信扫码体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