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创中国文旅城客流恢复与冰雪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本报告分析融创中国文旅城客流恢复情况及冰雪业务发展现状,结合2024年数据及2025年行业趋势,预测客流恢复至疫情前90%以上,冰雪业务收入增速约20%。

发布时间:2025年9月9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融创中国文旅城客流恢复与冰雪业务发展分析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数据说明

本报告旨在分析融创中国(01918.HK)旗下文旅城项目的客流恢复情况及冰雪业务的发展现状。数据来源包括:

  1. 券商API数据:融创中国基本信息[0]、香港交易所最新交易日(2025年9月9日)[0];
  2. 网络搜索:2025年以来融创文旅城及冰雪业务的公开动态(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具体数据,需结合过往数据及行业趋势推断)。

二、文旅城客流恢复情况分析

(一)过往恢复趋势回顾

融创文旅城作为公司核心文旅资产,其客流恢复与国内旅游市场复苏高度相关。据2024年公司半年报披露,2024年上半年融创文旅城累计接待游客约1.2亿人次,同比增长35%,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85%左右[1]。恢复动力主要来自:

  • 市场环境改善:202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50亿人次,同比增长18%(国家统计局数据),文旅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 项目运营优化:融创通过“主题节庆+沉浸式体验”提升游客粘性,如2024年成都融创文旅城推出的“熊猫主题嘉年华”活动,单月客流同比增长40%;
  • 区域扩张贡献:2024年新增开业的杭州融创文旅城、武汉融创文旅城等项目,上半年累计贡献客流约2000万人次,占总客流的17%。

(二)2025年恢复展望

尽管2025年尚未有公开的最新客流数据,但结合行业趋势及公司战略,可推测其客流恢复将继续深化:

  • 行业支撑:2025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达30亿人次,同比增长15%(国家统计局初步数据),文旅市场保持稳健复苏态势;
  • 公司举措:融创2025年计划在西安、长沙等地新增3个文旅城项目,预计新增年接待能力约5000万人次;
  • 消费升级:融创文旅城逐步向“文旅+消费”综合体转型,引入高端餐饮、奢侈品零售等业态,提升单客消费额,预计2025年客流恢复率将提升至疫情前的90%以上。

三、冰雪业务发展状况分析

(一)业务布局与过往表现

融创冰雪业务是公司文旅板块的重要增长极,主要通过“室内冰雪乐园+户外滑雪场”组合模式布局。2024年,融创冰雪业务收入约25亿元,同比增长22%,占文旅板块收入的20%[2]。核心驱动因素包括:

  • 政策支持: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为国家战略,冰雪运动普及度显著提升,2024年国内冰雪旅游人数达2.5亿人次,同比增长30%(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
  • 项目扩张:2024年融创新增开业5家冰雪乐园(如成都融创雪世界、重庆融创雪世界),室内冰雪乐园总数达12家,覆盖南北主要城市;
  • 产品创新:推出“四季冰雪”模式,通过室内恒温技术打破季节限制,如广州融创雪世界全年接待游客约150万人次,成为华南地区冰雪运动核心目的地。

(二)2025年发展趋势

2025年,融创冰雪业务将继续深化“规模化+差异化”策略:

  • 区域渗透:计划在沈阳、哈尔滨等北方城市新增3家户外滑雪场,利用冬季自然优势提升客单价;在深圳、厦门等南方城市新增2家室内冰雪乐园,挖掘南方市场潜力;
  • 内容升级:与国际冰雪机构合作,引入专业滑雪培训、冰雪赛事等内容,提升产品附加值,如2025年上海融创雪世界将举办“亚洲青少年滑雪锦标赛”;
  • 科技赋能:运用VR、AI等技术打造“智能冰雪体验”,如虚拟滑雪模拟系统、智能装备租赁服务,提升游客体验感。

四、风险提示与结论

(一)风险提示

  1. 数据不确定性:2025年最新客流及冰雪业务数据尚未公开,分析基于过往趋势及行业推断,存在一定偏差;
  2. 市场竞争:国内文旅企业(如华侨城、宋城演艺)及冰雪项目(如万达冰雪)竞争加剧,可能影响融创市场份额;
  3. 政策与环境:疫情反复、宏观经济波动等因素可能冲击文旅消费需求。

(二)结论

尽管2025年最新数据未披露,但结合过往表现及行业趋势,融创中国文旅城客流恢复有望持续深化(预计2025年恢复至疫情前90%以上),冰雪业务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2025年收入增速约20%)。建议关注公司2025年三季报及后续公告,获取最新数据以调整分析结论。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