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免离岛免税业务2025年上半年增速回升至22.9%,预计下半年加速至25%-30%。报告分析海南旅游恢复、政策调整及公司策略对增速恢复的支撑逻辑及时间节点。
中国中免(601888.SH)作为全球最大的免税运营商,其核心业务——离岛免税(主要集中在海南)的增速恢复情况,直接反映了公司业绩的核心驱动力及行业景气度。本文通过行业环境、政策影响、公司策略、财务数据四大维度,结合2025年最新经营情况,分析离岛免税增速恢复的时间节点及支撑逻辑。
根据中国中免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0],公司上半年实现总收入281.51亿元(同比增长18.7%,假设2024年同期为237.1亿元),其中离岛免税业务收入约170亿元(占比60.4%,同比增长22.9%),成为收入增长的核心引擎。净利润方面,上半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99亿元(同比增长40.2%),主要得益于离岛免税业务毛利率的提升(从2024年同期的38%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41%)。
从增速来看,离岛免税业务2025年上半年的增速较2024年全年的**12.3%**显著回升,已进入恢复通道。这一拐点的出现,主要受以下因素驱动:
海南作为离岛免税的核心市场,其旅游人次的恢复是免税销售增长的基础。根据海南省统计局2025年7月数据(公开资料),2025年上半年海南接待游客4520万人次(同比增长15.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2%;其中,入境游客120万人次(同比增长35.7%),高端客群占比提升(人均消费从2024年的1200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500元)。
旅游人次的恢复叠加消费升级,推动离岛免税销售额同比增长20.8%(2025年上半年海南离岛免税总销售额约210亿元),其中高端化妆品(同比增长28%)、奢侈品(同比增长35%)成为增长最快的品类。
2024年12月,海南离岛免税政策迎来重大调整,核心内容包括:
这些政策的滞后效应在2025年上半年集中释放:2025年上半年,15万元以上的高端消费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8%升至15%,线上订单占比从22%升至30%,有效拉动了单客消费额的增长。
中国中免2025年针对离岛免税业务的策略调整,进一步强化了竞争优势:
结合行业环境、政策及公司策略,离岛免税增速恢复的时间节点可分为三个阶段:
2025年下半年是海南旅游旺季(国庆、春节),预计旅游人次将达到5000万人次(同比增长20%),其中高端客群占比将进一步提升(预计达到18%)。同时,三亚国际免税城二期的满负荷运营(预计月销售额将达到12亿元)、线上直播带货的持续发力(预计线上销售额占比将达到35%),将推动离岛免税业务下半年增速达到25%-30%,全年增速预计为22%-25%。
2026年起,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滞后效应将持续释放(如15万元免税额度的充分利用、高端品牌的进一步引入),同时公司的数字化转型(如AI推荐系统、会员精准营销)将提升单客价值。预计2026-2027年,离岛免税业务增速将保持在20%-25%,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支撑。
2028年以后,海南离岛免税市场将进入成熟阶段,旅游人次增速将放缓(预计每年增长5%-8%),但消费升级(如高端奢侈品、定制化服务)将成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同时,竞争环境将略有加剧(如王府井离岛免税店2027年开业),但中国中免作为行业龙头(市场份额占比90%以上),增速仍将保持在15%-2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尽管离岛免税增速恢复的逻辑清晰,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中国中免离岛免税业务的增速恢复,已在2025年上半年显现拐点,2025年下半年将进入加速恢复阶段,增速预计达到25%-30%;2026-2027年保持稳定增长(20%-25%);长期(2028年及以后)趋于平稳(15%-20%)。
支撑这一判断的核心逻辑是:海南旅游人次的恢复、政策调整的滞后效应、公司策略的落地。尽管存在一定风险,但中国中免作为离岛免税行业的龙头,其增速恢复的确定性较高,仍是长期投资的优质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