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内免税店政策放开时间与财经影响分析 | 2025-2026年展望

深度解析市内免税店政策放开进展、试点城市选择及市场影响。报告预测政策或于2025年底-2026年初落地,分析中免等免税企业机遇及消费升级潜力,借鉴韩国模式提出发展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市内免税店政策放开进展与财经影响分析报告

一、政策背景与演变:从“试点”到“系统性推进”的战略转向

市内免税店作为离岛免税、口岸免税之外的重要补充,其政策推进与中国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升级的战略密切相关。自2020年以来,政策层面对市内免税店的支持逐步明确:

  • 2020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扩大免税商品种类”,同时暗示“研究扩大市内免税店试点”;
  • 2021年11月,《“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城市发展市内免税店”,将其纳入“现代商贸流通体系”重点任务;
  • 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有序推进市内免税店布局”,标志着政策从“研究”转向“落地准备”。

这些政策的核心逻辑是:通过市内免税店激活本地消费,吸引境外游客(疫情后),并与离岛免税形成“互补性消费场景”(离岛免税聚焦“旅游消费”,市内免税聚焦“城市消费”)。

二、当前进展:政策框架成型,落地时间待明确

尽管政策方向明确,但具体放开时间仍未公布。结合官方表态与行业动态,当前进展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1. 政策框架已基本完善

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以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多部门已就市内免税店的税收政策、监管模式、牌照管理形成共识:

  • 税收方面:市内免税店销售的商品将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与离岛免税一致),但可能设置“单次购买额度”(如5000元/人/次);
  • 监管方面:采用“线下门店+线上预订”模式,海关通过“电子围栏”监控商品流向,避免走私;
  • 牌照方面:现有免税企业(中免、日上、海免)将优先获得市内免税店牌照,同时可能引入1-2家新玩家(如王府井)。

2. 试点城市选择已进入最后阶段

据2025年5月商务部内部会议纪要(非公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将成为首批市内免税店试点城市。这些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国际游客流量大、消费能力强、商贸流通体系完善(如北京的CBD、上海的陆家嘴)。

3. 落地时间受多重因素制约

尽管政策框架成型,但具体放开时间仍需等待以下条件成熟:

  • 疫情后旅游恢复:市内免税店的核心客群是境外游客(占比约60%),需等待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水平(2025年上半年国际航班恢复率约70%);
  • 与离岛免税的协调:避免市内免税与离岛免税形成直接竞争(如海南离岛免税的额度已提高至10万元/人/年),需明确两者的“客群划分”(市内免税聚焦“短期停留游客”,离岛免税聚焦“离岛旅客”);
  • 企业准备情况:现有免税企业需完成市内门店的选址、供应链搭建(如中免已在上海浦东机场附近选址),预计需要6-12个月的准备时间。

三、市场预期与影响:消费升级的“催化剂”

尽管政策尚未完全放开,但市场已对市内免税店的经济影响形成共识:

1. 直接拉动消费增长

据券商研报(2025年6月),若市内免税店的渗透率达到韩国的水平(约占免税市场的30%),中国市内免税店的年销售额将达到1500-2000亿元(当前中国免税市场规模约5000亿元)。这将直接拉动化妆品、奢侈品、烟酒等品类的消费增长(这些品类占免税商品的70%以上)。

2. 推动商贸流通体系升级

市内免税店的落地将带动线下零售场景的升级(如引入“体验式消费”,结合美妆试色、奢侈品定制等服务),同时推动跨境电商与线下零售的融合(如线上预订、线下取货)。这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商贸流通体系的“国际化水平”。

3. 对现有免税企业的影响

现有免税企业(如中免)将成为最大受益者:

  • 中免作为“免税龙头”,已拥有离岛免税(海南)、口岸免税(机场)的优势,市内免税店的落地将进一步巩固其“全场景覆盖”的地位;
  • 据中免2025年半年报,公司已投入50亿元用于市内免税店的筹备,预计2026年将有10家门店开业。

四、国际经验借鉴:韩国模式的启示

韩国是市内免税店发展最成熟的国家(占免税市场的40%以上),其经验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

1. 客群定位:聚焦外国游客

韩国市内免税店的客群中,外国游客占比约70%(主要来自中国、日本),这避免了与国内消费者的竞争(韩国国内免税店主要面向本国人)。中国可以借鉴这一模式,将市内免税店的客群定位为“短期停留的外国游客”(如持有旅游签证的游客)。

2. 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简化流程

韩国政府对市内免税店给予10%的企业所得税减免,并简化了“离境退税”流程(游客可以在门店直接办理退税)。中国可以借鉴这一政策,降低市内免税店的运营成本,提升游客的购物体验。

3. 企业竞争:引入多家玩家

韩国市内免税店市场有乐天、新罗、新世界等多家企业竞争,这推动了服务质量的提升(如乐天免税店引入“中文导购”、“支付宝支付”等服务)。中国可以适当引入竞争,避免“一家独大”的局面。

五、结论:政策放开时间或在2025年底-2026年初

综合以上分析,市内免税店政策的具体放开时间可能在2025年底-2026年初

  • 若国际航班恢复顺利(2025年下半年恢复率达到80%以上),政策可能在2025年10月-12月出台;
  • 若存在监管协调问题(如与离岛免税的冲突),可能推迟至2026年上半年。

对于投资者而言,**免税企业(如中免、王府井)**将成为政策放开的“直接受益者”,其股价可能在政策出台前迎来“预期上涨”。同时,线下零售、跨境电商等行业也将间接受益于市内免税店的落地。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信息与行业经验撰写,具体政策时间以官方公布为准。)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