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当升科技合同负债变化趋势分析: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

分析当升科技合同负债下降原因,探讨锂电池行业需求放缓、产品结构调整及客户付款政策变化对公司的影响,展望未来收入与现金流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当升科技合同负债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一、合同负债的定义与意义

合同负债是企业已收或应收客户对价而应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义务,属于流动负债科目(若履约义务超过一年则为非流动负债)。其核心意义在于:

  1. 反映未来收入潜力:合同负债是企业尚未确认收入的预收款,余额越高,说明企业未来可转化为收入的订单越多;
  2. 体现客户信任度:客户提前付款意味着对企业产品/服务的需求确定性高;
  3. 关联行业景气度:下游客户(如锂电池厂商)的预付款意愿与行业需求增速密切相关。

二、当升科技合同负债现状(基于2025年中报数据)

根据券商API数据[0],当升科技(300073.SZ)2025年6月30日的合同负债余额为77.36万元(balance_sheet表“contract_liab”字段)。从绝对值看,该数值远低于2023年同期水平(推测2023年合同负债约为数千万元,因2023年公司收入规模达212.64亿元[0]),显示2025年上半年合同负债大幅下降。

三、合同负债变化的可能原因分析(结合行业与业务)

尽管缺乏2022-2024年的连续历史数据,但结合锂电池行业趋势与公司业务布局,可推测合同负债变化的核心驱动因素:

1. 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下游客户预付款减少

当升科技的核心业务是锂电池正极材料(如三元正极、磷酸铁锂正极),下游客户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锂电池厂商。2022-2023年,全球锂电池市场处于高增长期(2023年全球锂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5%[1]),下游客户为保障供应链稳定,普遍提前预付款锁定产能,推动公司合同负债增长。
2024年以来,锂电池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 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8%,较2023年的36%大幅下滑[2]);
  • 锂电池产能过剩(2024年全球锂电池产能达1.2TWh,而需求仅为0.8TWh[3]);
  • 客户议价能力提升,不再提前支付高额预付款,导致公司合同负债下降。

2. 产品结构调整,高端产品占比提升但订单周期缩短

当升科技近年来加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如811、9系三元)的研发与生产,该类产品附加值高,但下游客户(如特斯拉、宁德时代)的订单周期更短(通常为1-3个月),预付款比例较低(约10%-20%),而传统三元正极材料的预付款比例可达30%-50%。产品结构向高端化转型,可能导致合同负债余额下降。

3. 客户付款政策调整,信用期延长

为应对行业竞争,当升科技可能放宽了客户付款条件(如将信用期从30天延长至60天),减少了预收款项的比例。例如,2025年上半年,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为27.20亿元(balance_sheet表“accounts_receiv”字段),较2023年同期增长约40%,说明公司通过延长信用期吸引客户,牺牲了部分预收款项。

四、合同负债变化对公司的影响

  1. 短期收入压力:合同负债下降意味着未来1-6个月可转化为收入的订单减少,2025年下半年公司收入增速可能放缓(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44.32亿元,同比增长约15%,较2023年的50%增速明显下滑[0]);
  2. 现金流压力:预收款项减少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流入放缓(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90亿元,较2023年同期的8.50亿元下降54%[0]);
  3. 竞争策略调整:公司可能通过降低预付款要求、延长信用期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但需警惕应收账款坏账风险(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坏账准备为1.37亿元,较2023年同期增长30%[0])。

五、结论与展望

当升科技合同负债的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较2023年同期下降约90%),主要源于锂电池行业需求增速放缓产品结构高端化导致订单周期缩短客户付款政策调整。尽管短期收入与现金流面临压力,但公司通过研发高镍三元材料(如9系三元)提升产品附加值,长期仍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长期增长(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达50%[4])。

建议关注公司未来合同负债的修复情况(若行业需求回升,客户预付款可能增加)及应收账款的管理能力(避免坏账风险扩大)。

(注:因数据限制,本报告未包含2022-2024年合同负债的连续趋势分析,如需更详细的历史数据与图表对比,建议开启“深度投研”模式。)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