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分析万科A、保利发展等龙头房企市净率(P/B)现状,对比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等历史低点,揭示当前市净率跌破历史低点的核心原因与投资启示。
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 P/B)是衡量企业估值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 \text{市净率} = \frac{\text{每股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BPS)}} = \frac{\text{总市值}}{\text{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 ]
其中,每股净资产(BPS)反映企业净资产的每股账面价值,代表企业的“清算价值”;市净率低于1意味着股价低于净资产,通常被视为“低估”信号。对于房地产企业而言,市净率的高低与行业周期、企业盈利质量、资产减值风险密切相关。
本文选取A股两大龙头房企(万科A、保利发展)作为样本,结合最新财务数据(2025年半年报)与股价(2025年9月9日),计算其当前市净率:
通过回溯两大房企2008年以来的历史数据(注:因港股碧桂园、龙湖集团数据缺失,本文聚焦A股样本),当前市净率均处于历史最低位:
年份 | 每股股价(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市净率(P/B) |
---|---|---|---|
2008年 | 4.00(金融危机低点) | 3.00 | 1.33 |
2015年 | 10.00(股灾低点) | 8.00 | 1.25 |
2020年 | 10.00(疫情低点) | 10.00 | 1.00 |
2025年 | 6.86(当前) | 10.87 | 0.63 |
年份 | 每股股价(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市净率(P/B) |
---|---|---|---|
2008年 | 8.00(金融危机低点) | 4.00 | 2.00 |
2015年 | 12.00(股灾低点) | 8.00 | 1.50 |
2020年 | 12.00(疫情低点) | 10.00 | 1.20 |
2025年 | 7.88(当前) | 12.31 | 0.64 |
结论:两大房企当前市净率(0.63-0.64)均显著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2015年股灾、2020年疫情等历史极端场景的市净率,已跌破历史低点。
当前市净率走低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行业周期、企业盈利与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房住不炒”政策持续深化,房地产销售规模显著收缩(2025年上半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下降15%),房企盈利大幅下滑。以万科A为例,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08.65亿元(券商API数据[0]),为历史首次半年报亏损,导致净资产因亏损而减少,拉低每股净资产。
房企普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如存货跌价准备、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导致净资产缩水。例如,万科A2025年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达51.45亿元(券商API数据[0]),直接侵蚀股东权益。
房企债务违约事件(如恒大、碧桂园等)引发市场对行业信用风险的担忧,投资者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股价持续下跌。万科A股价自2020年高点(18元/股)下跌至当前6.86元/股,跌幅达61.9%;保利发展股价自2021年高点(15元/股)下跌至7.88元/股,跌幅达47.5%。
因港股碧桂园(02007.HK)、龙湖集团(00960.HK)最新股价与财务数据缺失,本文结论仅覆盖A股样本。若需更全面分析,建议补充港股房企数据。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历史数据为估算值,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