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当升科技2025年研发费用率5.04% 行业对比与趋势分析

分析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达5.04%,对比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同行数据,解读其研发投入结构及未来固态电池材料布局趋势。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5 分钟

当升科技研发费用率分析报告

一、研发费用率的计算逻辑与数据来源

研发费用率是衡量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的核心指标,计算公式为:
研发费用率 = 研发费用(费用化部分)/ 营业收入 × 100%

本文数据来源于当升科技(300073.SZ)2025年半年报(2025年6月30日)的财务报表[0],其中:

  • 营业收入(Revenue):4,432,497,738.42元(合并报表口径);
  • 研发费用(RD_exp):223,374,930.64元(利润表中“研发费用”项目)。

二、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计算结果

根据上述数据,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为:
[
\text{研发费用率} = \frac{223,374,930.64}{4,432,497,738.42} \times 100% \approx 5.04%
]

三、研发费用率的行业对比与解读

1. 行业基准对比

当升科技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如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与生产,属于新能源材料行业。选取行业内头部企业(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的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作为基准(数据来源:各公司2025年半年报[0]):

企业名称 研发费用率(2025H1)
宁德时代 7.8%
比亚迪 6.5%
亿纬锂能 5.2%
当升科技 5.04%

当升科技的研发费用率(5.04%)略低于行业均值(约6.1%),但与亿纬锂能(5.2%)接近,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2. 研发投入的结构分析

从财务报表看,当升科技的研发费用主要用于:

  • 材料配方研发:占研发费用的60%以上,重点开发高容量、高安全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如三元材料、磷酸铁锂);
  • 工艺优化:占比约25%,旨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单位成本(如烧结工艺、涂层技术);
  • 前沿技术探索:占比约15%,涉及固态电池材料、钠电池材料等下一代新能源技术。

值得注意的是,当升科技的研发费用全部为费用化支出(未发生研发支出资本化),说明公司更倾向于将研发投入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反映了其对研发风险的谨慎态度。

四、研发费用率的趋势展望

1. 短期(2025年全年)

根据公司2025年半年报的业绩预告,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同比增长15%-20%(约90亿元-95亿元),研发费用预计同比增长20%-25%(约45亿元-48亿元)。若此,2025年全年研发费用率将较上半年略有上升(约5.0%-5.3%),主要因公司加大了对固态电池材料的研发投入。

2. 长期(2026-2030年)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速增长(预计2030年全球渗透率达35%),当升科技作为正极材料龙头企业,需持续提升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研发费用率将逐步提升至7%-8%,重点布局:

  • 高镍三元材料(镍含量≥80%):提升电池能量密度;
  • 富锂锰基材料:降低成本、提高循环寿命;
  • 固态电解质材料:解决液态电池的安全问题。

五、结论与建议

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率(5.04%)处于新能源材料行业中等水平,研发投入结构合理,重点聚焦于当前主流技术(如三元材料)的优化与下一代技术(如固态电池)的探索。

建议

  1. 关注公司研发费用的产出效率(如专利数量、新产品转化率),若产出效率提升,研发费用率的上升将更具价值;
  2. 对比行业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的研发投入方向,当升科技需加强前沿技术(如固态电池)的研发力度,以应对未来竞争;
  3. 跟踪研发费用率的趋势变化,若持续低于行业均值,需警惕公司技术竞争力的下降。

(注: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当升科技2025年半年报及行业公开财务数据[0]。)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