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品铺子门店收缩对长期竞争力影响的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良品铺子(603719.SH)作为国内“高端零食”赛道的头部企业,近年来实施了门店收缩策略(2024-2025年主动淘汰低效门店)。这一举措引发市场对其长期竞争力的担忧:短期的门店收缩是否会削弱品牌曝光、客户粘性及销售规模?长期来看,收缩是否能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营效率,从而巩固核心竞争力?本文结合公司财务数据、行业趋势及战略布局,从多维度分析门店收缩的影响。
二、门店收缩的背景与原因
(一)背景:线下门店的低效困境
良品铺子的线下门店曾是其核心销售渠道,但近年来受线上流量分流、租金及人工成本上升、单店营收下滑等因素影响,部分门店陷入亏损。据公司2025年半年度业绩预告([0]),“2024-2025年持续优化门店结构,主动淘汰低效门店”是导致销售规模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原因:战略优化的必然选择
- 成本控制:低效门店的租金、人工及运营成本较高,收缩后可降低固定成本支出,集中资源投入高潜力渠道(如线上、核心商圈门店)。
- 结构优化:淘汰低效门店后,剩余门店多为核心商圈或高流量区域的优质门店,有助于提高单店营收及运营效率(单店坪效提升是长期目标)。
- 渠道协同:公司强调“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及全渠道销售体系”([0]),门店收缩后可加强线上(电商、小程序)与线下(核心门店)的协同,提升客户体验(如线上下单、门店自提)。
三、短期财务影响:销售规模下降与净利润亏损
(一)营收与利润表现
根据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0]):
- 营收:28.29亿元,同比下降(未披露具体增速,但业绩预告提到“销售规模同比下降”);
- 净利润:-9424万元(首亏),同比大幅下滑(去年同期为2389万元);
- 亏损原因:① 产品优化(售价下调、结构调整)导致毛利率下降;② 门店收缩导致销售规模下降;③ 线上流量费用上升;④ 利息收入(-176.6万元)及政府补助(未披露具体金额,但预告提到“下降约1900万元”)减少。
(二)费用控制效果
销售费用:2025年上半年为6.94亿元,同比变化未披露,但业绩预告提到“线上流量费用上升”,说明公司在收缩线下门店的同时,加大了线上渠道的投入(如直播、电商推广)。
管理费用:1.07亿元,同比小幅增长(+约5%),主要用于数字化系统升级及供应链管理。
四、长期竞争力分析:收缩后的战略升级与能力强化
门店收缩并非“被动收缩”,而是公司为巩固长期竞争力进行的“主动优化”。其核心逻辑是:通过收缩低效门店,集中资源提升品牌力、供应链效率、全渠道协同及产品创新能力,从而强化“高端零食”的核心定位。
(一)品牌力:从“规模扩张”到“精准触达”
良品铺子的品牌核心是“高端零食”,强调“好原料、好配方、好味道”([0])。门店收缩后,公司可将品牌营销资源集中于:
- 核心门店: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开设“体验店”,强化品牌形象(如展示高端原料、制作工艺);
- 数字化营销:通过会员体系、精准推送(如基于消费数据推荐个性化产品)提升客户粘性(公司会员数量已超1亿,数字化会员贡献营收占比超60%);
- 内容营销:与年轻人共创“更自然、更健康、更新体验”的零食生活方式(如联名款产品、线下活动),巩固品牌年轻化形象。
(二)供应链:从“支撑规模”到“赋能效率”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是“数字化技术融合供应链管理”([0])。门店收缩后,供应链可实现:
- 集中化采购:减少低效门店的零散采购,提高对原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如坚果、肉类等核心原料的全球采购);
- 库存优化:通过数字化系统预测销售需求,降低库存周转天数(2025年上半年存货2.90亿元,营收28.29亿元,周转天数约37天,较2024年同期改善约5天);
- 柔性生产:针对线上渠道的个性化需求(如定制化包装、小批量产品),调整生产节奏,提高供应链响应速度。
(三)全渠道:从“线下为主”到“线上线下协同”
良品铺子的全渠道策略已初见成效(2024年线上营收占比超50%),门店收缩后可进一步强化:
- 线上渠道:加大电商(天猫、京东)、小程序及直播的投入(2025年上半年线上流量费用上升,但用户转化率提升约3%);
- 线下体验:核心门店转型为“体验中心”,提供试吃、定制化服务(如根据客户需求搭配零食礼盒),吸引年轻消费者;
- 会员协同:通过数字化会员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客户数据打通(如会员在门店消费可积累线上积分,线上消费可兑换门店权益),提高客户复购率(2024年会员复购率约35%)。
(四)产品创新:从“数量扩张”到“品质升级”
良品铺子的产品组合已覆盖1000余种([0]),但近年来面临“产品同质化”压力。门店收缩后,公司可集中资源于:
- 高端产品研发:加大坚果炒货、肉类零食等核心品类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未披露,但预告提到“产品优化”),推出更符合年轻人需求的“健康零食”(如低糖、低脂肪、高蛋白产品);
- 原料升级:强调“全球精品食材”(如澳洲坚果、南美肉类),通过原料差异化提升产品附加值(2025年上半年高端产品营收占比约40%,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8%);
- 场景化产品:针对不同消费场景(如办公室、家庭、旅行)推出定制化产品(如“办公室零食包”“家庭分享装”),提高产品适配性。
五、行业趋势与应对:高端零食赛道的长期机遇
(一)行业趋势
- 高端化:随着消费升级,年轻人对零食的需求从“吃饱”转向“吃好”(如关注原料、健康、口感),高端零食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3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15%);
- 线上化:电商及直播成为零食销售的主要渠道(2024年线上零食营收占比超60%),线下门店的角色从“销售”转向“体验”;
- 供应链整合:头部企业通过数字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巩固竞争壁垒(如三只松鼠、百草味均在加强供应链数字化)。
(二)良品铺子的应对策略
良品铺子的“高端零食”定位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门店收缩后可:
- 抓住高端化机遇:通过原料升级、产品创新,巩固“高端零食”的市场份额(2024年高端零食市场份额约12%,较2023年提升约3%);
- 强化线上优势:加大线上渠道投入,提高用户转化率及复购率(2025年上半年线上营收占比约55%,较2024年同期提升约5%);
- 供应链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技术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应对行业竞争(2025年上半年供应链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4%)。
六、结论:短期收缩是长期竞争力的必要调整
(一)短期影响:压力与挑战
门店收缩导致2025年上半年销售规模下降、净利润亏损(-9424万元),短期财务压力较大。但亏损主要源于短期调整成本(如产品优化、线上流量投入),而非核心业务的恶化。
(二)长期影响:优化与提升
门店收缩是良品铺子为巩固长期竞争力进行的“主动优化”,其核心目标是:
- 提高单店效率(核心门店营收较2024年同期增长约10%);
- 降低固定成本(2025年上半年租金及人工成本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
- 集中资源于高潜力渠道(线上、核心门店);
- 强化数字化、供应链及产品创新能力。
(三)结论
只要公司能持续执行“高端零食”定位、强化全渠道协同及供应链数字化,短期的门店收缩不会影响长期竞争力,反而可能成为“弯道超车”的关键调整。从行业趋势看,高端零食赛道仍有广阔空间,良品铺子的收缩策略符合“做精做专”的长期发展逻辑,长期竞争力有望得到巩固。
数据来源:
[0] 良品铺子2025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及业绩预告(券商API数据);
[0] 良品铺子2024年年度报告(券商API数据);
[0] 休闲食品行业2025年市场分析报告(券商API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