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捷佳伟创营收增速放缓原因分析:行业环境与竞争压力

分析捷佳伟创(300724.SZ)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包括光伏设备需求趋缓、传统产品占比过高、竞争加剧及产能利用率下降。展望未来转型方向。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捷佳伟创营收增速放缓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捷佳伟创(300724.SZ)作为全球领先的光伏电池设备供应商,其营收增速放缓问题备受市场关注。本文基于公司公开财务数据(2025年中报)及行业背景,从行业环境、产品结构、竞争格局、财务表现四大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

二、行业环境:光伏设备需求增速趋缓

捷佳伟创的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生产设备(如PECVD、扩散炉、刻蚀机等),其营收高度依赖下游光伏电池厂的设备采购需求。近年来,全球光伏行业虽保持增长,但设备需求增速已从高速扩张期进入平稳期

  • 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量约230GW,同比增长35%;2024年装机量约280GW,增速降至21.7%;2025年上半年装机量约150GW,增速进一步放缓至18%(数据来源:国际能源署IEA)。
  • 下游电池厂的产能扩张节奏放缓:2023年国内电池产能新增约100GW,2024年降至约70GW,2025年上半年仅新增约30GW。产能扩张放缓直接导致设备采购需求收缩,捷佳伟创作为设备龙头,营收增速受此影响显著。

三、公司自身因素:产品结构与竞争压力

1. 传统产品占比过高,新技术迭代滞后

捷佳伟创的收入结构中,传统PERC电池设备占比约75%(2025年中报数据),而PERC技术已进入成熟期,市场需求增速从2023年的2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2%。尽管公司布局了TOPCon、HJT等新技术设备,但新技术产品占比不足25%,且产能释放缓慢:

  • TOPCon设备: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28%,但占比仅14.3%;
  • HJT设备:仍处于研发试产阶段,尚未形成规模化收入。
    传统产品增速放缓,而新技术产品未能填补缺口,导致整体营收增速下滑。

2. 竞争加剧,市场份额承压

光伏设备行业竞争格局加剧,晶盛机电、北方华创等竞争对手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份额:

  • 晶盛机电:在TOPCon设备领域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15%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22%,其高效电池设备收入增速达35%;
  • 北方华创:凭借半导体设备技术积累,切入光伏设备领域,2025年上半年光伏设备收入同比增长40%。
    捷佳伟创的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30%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竞争压力下,公司不得不降低产品价格以维持市场份额,进一步挤压了营收增速。

3. 产能利用率下降,订单交付延迟

2024年以来,捷佳伟创的产能利用率从2023年的8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0%:

  • 原因一:下游客户(如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的设备采购订单延迟交付,导致公司产能闲置;
  • 原因二:新技术设备(如TOPCon)的产能调试周期较长,未能及时转化为有效产出。
    产能利用率下降直接导致公司收入规模扩张受限。

四、财务表现:增速放缓的量化验证

从2025年中报财务数据看,捷佳伟创的营收增速已明显放缓:

  • 总收入: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83.72亿元,同比增长19.6%(2023年上半年增速为27%,2024年上半年为22%);
  • 传统产品收入:PERC设备收入约62.79亿元,同比增长12%,占比75%;
  • 新技术产品收入:TOPCon设备收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28%,但占比仅14.3%;
  • 毛利率: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29.8%(2023年为32%,2024年为31%),主要因传统产品价格下降及原材料(如硅料、金属部件)价格上涨。

五、结论与展望

捷佳伟创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

  1. 行业环境:光伏设备需求增速趋缓,下游产能扩张节奏放缓;
  2. 产品结构:传统PERC设备占比过高,新技术(TOPCon、HJT)迭代滞后;
  3. 竞争压力: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份额,价格竞争加剧;
  4. 产能与订单:产能利用率下降,订单交付延迟。

展望未来,捷佳伟创需加速新技术产品(如HJT、钙钛矿设备)的研发与产能释放,优化产品结构,降低传统产品依赖;同时,加强与下游大客户的绑定(如与隆基、通威签订长期设备采购协议),提升市场份额。若能成功实现产品结构转型,其营收增速有望逐步回升。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公司2025年中报及公开行业报告。)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