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同仁堂科技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的战略布局、产能规划、研发投入及财务表现,探讨其市场竞争力与未来增长潜力。
中药配方颗粒作为中药现代化的核心产物,凭借“免煎、便携、标准化”的优势,近年来成为中医药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同仁堂作为中国中医药龙头企业,其配方颗粒业务的进展备受市场关注。本报告以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01666.HK,以下简称“同仁堂科技”)为核心分析主体(注:同仁堂集团旗下主要中药配方颗粒业务由同仁堂科技承载),结合行业环境与公司公开信息,从业务布局、产能规划、研发投入、财务表现四大维度展开分析。
同仁堂科技作为同仁堂集团旗下专注于中药现代化的平台企业,其业务结构以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中成药为主。其中,中药配方颗粒是公司近年来重点拓展的战略板块。根据公司2024年年报[0],配方颗粒业务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15%提升至2024年的28%,成为仅次于中成药的第二大收入来源。
从产品布局看,同仁堂科技的配方颗粒产品覆盖经典方剂、单味药材两大类别,其中经典方剂颗粒(如六味地黄丸颗粒、归脾丸颗粒)占比约60%,单味药材颗粒(如黄芪、当归)占比约40%。公司通过“经典方剂+现代工艺”的组合,满足了医疗机构(尤其是中医院)对标准化中药的需求,同时借助同仁堂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拓展基层医疗市场。
产能是配方颗粒业务的核心壁垒之一。同仁堂科技近年来持续加大产能投入,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增长。根据公司2024年半年报[0],公司位于北京大兴的中药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已于2023年底正式投产,设计产能为5000吨/年,主要用于生产高附加值的经典方剂颗粒。此外,公司计划在2025-2026年启动河北安国生产基地的二期工程,将配方颗粒产能提升至8000吨/年(注:安国基地一期产能为3000吨/年,主要生产单味药材颗粒)。
产能扩张的背后,是公司对配方颗粒市场增长的信心。据《中国中药配方颗粒行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达320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2025年将突破450亿元。同仁堂科技的产能规划(2026年8000吨/年)有望支撑其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8%提升至2025年的12%(按每吨颗粒均价50万元计算)。
中药配方颗粒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质量标准化与工艺创新。同仁堂科技近年来加大研发投入,重点围绕“经典方剂颗粒化工艺”“药材溯源体系”“质量控制标准”三大方向展开。
尽管2025年最新财务数据尚未披露,但从2020-2024年的历史数据看,同仁堂科技的配方颗粒业务呈现收入高速增长、利润占比提升的特征:
同仁堂科技的中药配方颗粒业务作为公司的核心增长点,近年来在产能扩张、研发投入、财务表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尽管面临政策与市场竞争的挑战,但凭借其品牌、技术与产业链优势,预计2025-2026年配方颗粒业务仍将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成为公司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司公开年报,2025年最新数据待披露后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