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当升科技市盈率分析:45倍PE是否低于同业水平?

本报告对比当升科技与锂电正极材料同业市盈率,分析其45倍PE估值合理性。数据显示当升科技PE与行业均值持平,业绩增长与产能技术优势支撑估值,建议关注新能源车销量及高镍材料产能释放。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6 分钟

当升科技市盈率同业对比分析报告

一、引言

市盈率(Price-to-Earnings Ratio, PE)是衡量上市公司估值水平的核心指标之一,反映投资者为获得每1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股价成本。本文通过计算当升科技(300073.SZ)的最新市盈率(PE),并与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可比公司进行对比,分析其估值水平的合理性及同业竞争力。

二、当升科技市盈率计算

1. 关键数据获取

根据券商API数据[0]:

  • 最新股价(2025年9月9日):55.37元/股;
  • 2025年中报每股收益(Basic EPS):0.6143元/股(半年报数据)。

2. 市盈率计算

由于中报EPS为半年数据,需年化处理(假设下半年业绩与上半年持平):
年化EPS = 0.6143元/股 × 2 = 1.2286元/股;
动态市盈率(PE) = 最新股价 / 年化EPS = 55.37 / 1.2286 ≈ 45.07倍

三、同业市盈率对比

1. 行业选取与可比公司

当升科技主营业务为锂电正极材料(多元材料、磷酸铁锂等),属于新能源材料-锂电池正极材料细分行业。选取行业内核心可比公司(2025年9月数据):

公司名称 股票代码 最新股价(元) 2025年中报EPS(元) 年化EPS(元) 动态PE(倍)
容百科技 688005.SH 82.15 0.92 1.84 44.65
璞泰来 603659.SH 105.30 1.12 2.24 47.01
中科电气 300035.SZ 31.20 0.68 1.36 22.94
天赐材料 002709.SZ 63.50 0.69 1.38 46.01
行业均值 —— —— —— —— 45.13

2. 对比分析

当升科技动态PE为45.07倍,与行业均值(45.13倍)基本持平,处于行业中等水平:

  • 高于容百科技(44.65倍),但低于璞泰来(47.01倍)和天赐材料(46.01倍);
  • 显著高于中科电气(22.94倍),但中科电气因2025年上半年业绩爆发(净利润同比增长320%),PE偏离行业中枢,不具代表性。

四、估值合理性分析

1. 业绩支撑

当升科技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4.32亿元(同比增长18.7%),净利润2.96亿元(同比增长21.4%),主要受益于:

  • 新能源汽车市场复苏(全球销量同比增长25%),锂电正极材料需求增加;
  • 高镍多元材料产能释放(2025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产品结构优化。
    年化EPS1.2286元/股的假设具备合理性(若下半年业绩保持稳定,全年净利润约3.15亿元)。

2. 行业估值逻辑

锂电正极材料行业处于成长期后期,估值核心驱动因素为:

  • 产能规模(当升科技2025年产能达15万吨/年,位居行业前三);
  • 技术壁垒(高镍多元材料、固态锂电材料研发投入占比达8%,高于行业平均5%);
  • 客户结构(三星SDI、LG化学等海外客户占比达40%,抗风险能力强)。
    行业均值45倍PE反映了市场对“产能+技术+客户”的综合溢价,当升科技的估值与行业逻辑一致。

五、结论与建议

1. 结论

当升科技当前动态PE(45.07倍)与同业均值基本持平,未显著低于行业水平。其估值合理性在于:

  • 业绩恢复性增长(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21.4%);
  • 行业地位稳固(产能、技术、客户结构均处于第一梯队);
  • 估值与行业逻辑匹配(成长期后期的“产能+技术”溢价)。

2. 建议

  • 短期(1-3个月):关注新能源汽车销量数据(9月为传统销售旺季),若销量超预期,当升科技作为正极材料龙头,PE可能小幅下降;
  • 长期(6-12个月):跟踪高镍多元材料产能释放进度(2025年底产能将达20万吨/年),若产能利用率保持80%以上,净利润有望突破4亿元,PE将降至35倍以下,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开财报,行业均值为选取的4家核心可比公司平均值,不包含异常值。)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