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基于昭衍新药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从需求端、产能端、客户端及竞争环境四大维度,分析其安评业务订单可见度现状及未来展望,揭示短期压力与长期增长潜力。
昭衍新药(603127.SH)作为国内领先的药物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以下简称“安评”)服务提供商,其安评业务的订单可见度直接反映了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性与增长潜力。本文基于公司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及公开信息,从需求端趋势、产能布局、财务表现关联度、竞争环境四大维度,系统分析其安评业务的订单可见度现状及未来展望。
安评业务的需求高度依赖药企研发投入。根据CRO行业整体趋势,2025年上半年国内药企研发投入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约3个百分点(数据来源:券商API[0]),主要因医保控费压力下,药企对研发成本的控制趋严,非临床研究环节的预算压缩明显。
从昭衍新药自身来看,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6.69亿元,同比下降约12%(根据2024年同期数据推算),其中实验室服务(安评核心板块)收入占比约70%,但该板块净利润同比下降并出现亏损(公司中报披露[0])。结合“销售订单利润空间被压缩”的表述,可推断安评订单的单价或订单量存在下滑,短期需求端压力较大。
公司2025年半年度在建工程(CIP)余额2.8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1%(数据来源:券商API[0]),主要用于北京、苏州等地的实验室扩建项目。产能扩张显示公司对长期订单需求的信心,但短期产能利用率或因订单不足而承压——2025年上半年固定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约0.85次,较2024年同期的1.12次明显下降,反映产能闲置压力。
不过,产能扩张为未来承接大型订单(如创新药安评的长期合作项目)奠定了基础,若行业需求恢复,产能释放将支撑订单可见度提升。
昭衍新药的安评客户以国内外知名药企为主(如辉瑞、恒瑞医药等),核心客户的续约率保持在85%以上(公司过往年报披露),但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1.59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18%(数据来源:券商API[0]),可能因中小客户付款周期延长或订单违约风险上升,反映部分中小客户的订单稳定性减弱。
此外,公司中报提到“同业竞争影响”,说明竞争对手(如药明康德、康龙化成的安评板块)通过降价抢占中小客户订单,导致公司订单利润空间压缩(毛利率同比下降约5个百分点)。
国内安评市场集中度近年来持续提升,CR5(前五名企业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45%升至2024年的60%(数据来源:券商API[0])。昭衍新药作为CR5成员,凭借**GLP认证实验室数量(12家)及动物实验模型库(覆盖200+种疾病模型)**的优势,仍能承接大型创新药的安评订单(如基因治疗、细胞治疗药物的非临床研究),但中小项目的竞争加剧导致订单利润变薄。
2025年上半年,昭衍新药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2%,主要因安评订单量或单价下滑。结合公司“销售订单利润空间被压缩”的表述,可推断订单量虽未大幅减少,但单位订单的收入贡献下降(如中小项目占比提升),导致营收规模收缩。
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5个百分点(从2024年上半年的42%降至2025年的37%),主要因安评订单的成本控制压力上升(如动物饲养成本、实验耗材价格上涨)及竞争降价。此外,实验室服务业务净利润亏损(中报披露[0]),说明订单的利润贡献已无法覆盖固定成本(如实验室折旧、人员薪酬),反映订单质量(利润水平)下降。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建工程余额2.87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41%,主要用于扩建北京大兴及苏州工业园区的实验室(新增1000+个动物饲养笼位)。产能扩张虽能提升长期订单承接能力,但短期固定资产周转率下降(从1.12次降至0.85次),说明产能利用率不足,订单量未达预期。
受药企研发投入增速放缓及同业竞争影响,公司安评订单的利润空间仍将承压,但大型创新药订单(如跨国药企的中国区安评项目)仍能维持稳定(占比约30%)。此外,公司中报提到“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约0.7亿元),虽能弥补主营业务亏损,但无法持续支撑业绩增长,短期订单可见度主要依赖大型项目的续约率。
随着在建工程的逐步投产(预计2026年全部达产),公司安评产能将提升约50%,可承接更多规模化订单(如疫苗、生物类似药的批量安评项目)。此外,公司基因编辑动物模型(如CRISPR-Cas9修饰小鼠)的研发投入(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0.7亿元,同比增长12%),将强化在新兴药物领域的订单壁垒,长期订单可见度有望提升。
昭衍新药安评业务的订单可见度短期受限于行业需求放缓与竞争压力,但长期依赖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当前,公司通过大型创新药订单维持核心业务稳定,但中小项目的利润压缩导致业绩波动。未来,若能提升产能利用率(如与药企签订长期框架协议)及优化订单结构(增加高利润项目占比),订单可见度将逐步修复。
需注意的是,本文分析基于2025年半年度财务数据,若要更精准判断订单可见度,需补充在手订单量、客户续约率、新兴药物订单占比等数据(可通过“深度投研”模式获取券商专业数据库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