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信用管理、流程优化、金融工具、客户分层、风险预警五大维度,结合行业实践,分析新能源零部件企业如何有效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800万辆,同比增长35%[1])推动了新能源零部件企业的扩张,但也带来了应收账款管理的挑战。零部件企业作为供应链中游,面临下游车企(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强势议价权,账期普遍延长(如从2020年的45天延长至2024年的60-90天[0]),导致应收账款余额激增、资金占用加剧。如何在保持销售增长的同时控制应收账款风险,成为新能源零部件企业的核心财务课题。本文从信用管理、流程优化、金融工具、客户分层、风险预警五大维度,结合行业实践,提出系统性控制策略。
信用管理是控制应收账款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新能源零部件企业需建立量化的客户信用评估模型,替代传统的“经验判断”,实现“授信有依据、调整有标准”。
信用额度并非一成不变,需根据客户的采购量变化、付款及时性、财务状况定期调整(如每季度重新评估)。例如,当客户的采购量增长20%且近6个月无逾期,信用额度可上调15%;若客户出现亏损或现金流恶化,信用额度立即下调30%,并暂停新订单。
对优质客户(如头部车企)给予较长账期(60-90天)和灵活付款方式(如银行承兑汇票);对中小客户则缩短账期(30-45天),或要求预付款(10%-20%)。例如,三花智控(002050.SZ)对特斯拉的账期为60天,对 regional 中小车企的账期为30天,有效降低了中小客户的逾期风险[1]。
应收账款的风险往往源于流程漏洞,需通过全流程管控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
在销售合同中明确关键条款:
例如,宁德时代(300750.SZ)的销售合同中明确“逾期超过60天,卖方有权将应收账款转让给第三方催收机构,费用由买方承担”,有效降低了逾期风险[0]。
发货前需确认:
例如,汇川技术的ERP系统会自动校验客户的信用额度,若订单金额超过剩余额度,系统会拒绝发货,需销售经理手动审批并说明理由[0]。
例如,三花智控的财务团队每月会与特斯拉核对账目,确保应收账款余额一致,避免因账目分歧导致的延迟付款[1]。
应收账款的核心问题是资金占用,通过金融工具可提前收回资金,降低机会成本。
保理是将应收账款转让给金融机构,提前收回资金(通常为应收账款金额的80%-90%)。分为有追索权保理(若客户未付款,企业需回购应收账款)和无追索权保理(金融机构承担坏账风险)。
例如,三花智控2023年通过无追索权保理转让了对特斯拉的应收账款2.5亿元,提前收回资金2.1亿元(保理费率为4.2%),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1%),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1]。
应收账款证券化是将多个优质应收账款打包成资产池,设立特殊目的载体(SPV),发行资产支持证券(ABS)卖给投资者。适合规模大、账期稳定的企业。
例如,宁德时代2023年发行了5亿元的应收账款ABS,基础资产是对特斯拉、比亚迪等客户的应收账款(账期均为60天),票面利率3.5%,提前收回了资金,同时降低了资产负债率[0]。
参与核心客户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如特斯拉的“应付账款融资”项目,金融机构向零部件企业提供贷款,以特斯拉的应付账款为质押,利率低于市场水平(如3.8%)。
例如,汇川技术通过特斯拉的供应链金融平台获得了1亿元贷款,利率为3.8%,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1%),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0]。
客户的信用状况差异较大,需通过分层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例如,宁德时代对A类客户(如特斯拉)给予90天账期,对B类客户(如 regional 车企)给予45天账期,对C类客户(如中小车企)要求预付款[0]。
应收账款的风险需提前识别,通过风险预警系统可及时采取措施。
每月编制应收账款账龄表,重点监控逾期30天以上的账款:
例如,汇川技术的账龄分析表显示,逾期30天以内的账款占比为80%,逾期30-60天的占比为15%,逾期60天以上的占比为5%,财务团队会重点跟进逾期60天以上的账款[0]。
根据新金融工具准则(CAS 22),采用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提坏账准备。需考虑:
例如,宁德时代2024年计提的坏账准备为应收账款余额的2.5%,高于行业均值(1.8%),主要因为其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考虑了新能源行业的景气度变化[0]。
汇川技术(002121.SZ)是新能源汽车电机控制器龙头企业,2024年应收账款周转率为8.2次(行业均值为6.5次),主要得益于其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
三花智控(002050.SZ)是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龙头企业,2023年通过保理业务提前收回资金2.5亿元,保理费率为4.2%,低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5.1%),有效降低了资金成本。
宁德时代(300750.SZ)2024年逾期账款占比仅为2.8%(行业均值为5.2%),主要得益于其实时风险预警系统:
新能源零部件企业控制应收账款的核心是平衡销售增长与风险控制。通过构建精准的信用管理体系、优化全流程管控、运用金融工具、实施客户分层管理和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可有效降低应收账款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例如,汇川技术、三花智控、宁德时代等龙头企业的实践表明,严格的信用管理和流程优化可显著提升应收账款周转率(汇川技术8.2次,行业均值6.5次),降低逾期率(宁德时代2.8%,行业均值5.2%)。
未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竞争加剧,应收账款管理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需不断优化管理策略,适应行业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