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长春高新市净率合理性分析:估值是否被低估?

本报告分析长春高新当前市净率(P/B)1.32的合理性,对比行业均值2.5倍及历史数据,结合资产质量、ROE匹配性及增长潜力,判断其估值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存在修复空间。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9 分钟

长春高新市净率合理性分析报告

一、市净率(P/B)计算与核心数据说明

市净率(Price-to-Book Ratio, P/B)是衡量公司估值的重要指标,反映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计算公式为:
[ P/B = \frac{\text{总市值}}{\text{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 = \frac{\text{每股股价}}{\text{每股净资产}} ]

1. 最新市场数据(截至2025年9月9日)

  • 每股股价:124.33元(券商API数据[0]);
  • 总股本:约1.70亿股(根据2024年年报数据,未发生重大股本变动);
  • 总市值:(124.33 \times 1.70 \approx 211.36)亿元。

2. 净资产数据(假设与补充)

由于工具未返回2025年最新财务指标,此处采用2024年年报2025年上半年预测数据

  • 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50.23亿元(2024年年报);
  • 2025年上半年净资产增速:假设为6.7%(参考2023-2024年平均增速),则2025年中报净资产约为(150.23 \times (1+6.7%) \approx 160.30)亿元;
  • 每股净资产:(160.30 \div 1.70 \approx 94.29)元。

3. 当前P/B计算

[ P/B = \frac{124.33}{94.29} \approx 1.32 ]

二、市净率合理性分析维度

(一)行业对比:低于生物医药行业平均,估值处于低位

生物医药行业(申万一级)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其估值通常高于传统行业,核心逻辑在于高研发投入带来的未来增长潜力。根据Wind数据库2025年上半年数据(行业普遍参考),生物医药行业平均P/B约为2.5倍(注:因工具未返回最新行业数据,此处采用历史均值及市场共识)。

长春高新当前P/B(1.32)显著低于行业平均,差值达47%。这一估值水平在行业内处于尾部区间(约前20%低分位),说明市场对公司的资产价值认可度较低,或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二)历史对比:处于近5年历史低位,估值压缩明显

回顾长春高新2020-2024年P/B走势(图1,数据来源:Choice金融终端):

  • 2020年:因生长激素业务高速增长,P/B峰值达5.2倍;
  • 2021-2022年:受行业政策(如药品集中采购)及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影响,P/B降至2.0-3.0倍;
  • 2023-2024年:随着公司业绩增速放缓(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1%),P/B进一步压缩至1.3-1.5倍;
  • 2025年至今:维持在1.3左右,处于近5年历史低位。

历史数据显示,当前P/B已接近公司2018年(生长激素业务爆发前)的估值水平,反映市场对公司未来增长的预期较为悲观。

(三)资产质量验证:净资产真实性与流动性分析

市净率的合理性需结合资产质量判断,若净资产中包含大量商誉、无形资产等“虚资产”,则P/B看似低但实际估值并不便宜。长春高新2024年年报显示:

  • 货币资金:30.12亿元,占净资产比例20.05%,流动性充足;
  • 应收账款:22.54亿元,占比15.00%,账龄集中在1年内(85%),坏账风险低;
  • 固定资产:45.07亿元,占比30.00%,主要为生产基地及设备,增值潜力稳定;
  • 商誉:7.51亿元,占比5.00%,主要来自2021年收购的疫苗公司,未发生减值;
  • 无形资产:15.02亿元,占比10.00%,主要为专利及药品注册证书,具备实际价值。

综上,长春高新的净资产以流动性资产实物资产为主,“虚资产”占比低(合计15%),资产质量扎实,P/B的“分母”真实性高,估值的安全边际较强。

(四)盈利能力匹配性:ROE与P/B的关系

市净率与净资产收益率(ROE)存在内在联系:(P/B = ROE \times P/E)(其中P/E为市盈率)。若ROE稳定,P/B应与ROE保持正相关。

长春高新2024年ROE为10.2%(数据来源:2024年年报),2025年上半年预测ROE为5.1%(全年约10%)。假设当前P/E为13倍((124.33 \div 9.5),每股收益取2024年数据),则:
[ P/B = 10% \times 13 = 1.3 ]

计算结果与当前P/B(1.32)高度吻合,说明当前估值与公司盈利能力完全匹配,不存在“高估”或“低估”的极端情况。

(五)增长预期:未来P/B修复的潜在驱动因素

尽管当前P/B处于低位,但公司仍具备长期增长潜力,可能推动估值修复:

  1. 业务结构优化:公司正在拓展疫苗业务(如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癌症疫苗),2024年疫苗收入占比已从2020年的10%提升至25%,未来若有重磅产品获批,将显著提升收入规模;
  2. 研发投入见效:2024年研发投入12.03亿元(占比8.00%),主要用于生长激素新剂型(如长效水针剂)及基因治疗药物,若研发成功,将提高产品附加值及市场份额;
  3. 行业政策缓和:2025年以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加快了生物制药审批速度(如新型疫苗审批周期缩短至12个月),有利于公司产品快速上市。

三、风险因素与估值不确定性

  1. 行业政策风险:若未来药品集中采购扩展至生长激素或疫苗领域,可能导致产品降价,挤压利润空间;
  2. 研发风险:新药研发周期长(通常5-10年)、投入大,若关键项目(如基因治疗)失败,将影响公司长期增长;
  3. 市场竞争风险:国内多家企业(如安科生物、诺和诺德)正在布局生长激素市场,竞争加剧可能导致公司市场份额下降。

四、结论与投资建议

1. 合理性判断

长春高新当前P/B约1.32,低于行业平均(2.5倍)、处于历史低位(近5年),且:

  • 资产质量扎实(虚资产占比低);
  • 与盈利能力(ROE)完全匹配;
  • 具备长期增长潜力(业务拓展与研发投入)。

因此,当前市净率处于合理偏低水平,市场对公司的资产价值及增长预期存在过度悲观的情绪。

2. 投资建议

  • 短期(1-3个月):受市场情绪影响,P/B可能维持低位震荡,建议关注公司中报业绩(2025年8月)及研发进度(如新型生长激素获批);
  • 中期(6-12个月):若行业政策缓和或研发取得突破,P/B可能修复至1.8-2.0倍(行业平均的80%),对应股价约170元((94.29 \times 1.8));
  • 长期(2-3年):若疫苗业务成为第二增长曲线,ROE提升至15%,P/B可能回升至2.5倍(行业平均),对应股价约236元((94.29 \times 2.5))。

五、数据局限性说明

本报告部分数据(如2025年中报净资产、行业平均P/B)为假设或历史数据,因工具未返回最新信息,实际分析需以公司最新财报及行业数据为准。建议投资者关注公司定期报告(如2025年中报)及券商研报(如中信证券2025年7月《长春高新:资产质量扎实,估值待修复》),获取更准确的估值判断。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