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格局,聚焦单抗、ADC、基因治疗及mRNA疫苗三大赛道,涵盖恒瑞、百济等药企布局及政策影响,揭示5000亿美元市场的增长机遇与挑战。
生物药(包括单抗、ADC、基因治疗、mRNA疫苗等)是当前制药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券商API数据及行业趋势推测,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约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全球制药市场的比重约35%(2024年为32%)。其中,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球市场的15%,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仅次于美国)。
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因素包括:
生物药的布局重点集中在高壁垒、高增长的细分领域,以下是2025年的核心进展:
单抗仍是生物药市场的“基石”,2025年全球单抗市场规模约2000亿美元,占生物药市场的40%。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最热门的细分品类,全球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2024年为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国内布局:恒瑞医药(600276.SH)的卡瑞利珠单抗(PD-1)已获批肺癌、肝癌、食管癌等8个适应症,通过医保谈判后价格降至3000元/支(原价1.98万元/支),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PD-1抑制剂;百济神州(688235.SH)的替雷利珠单抗(PD-1)获批9个适应症,其中“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为全球首创;信达生物(01801.HK)的达伯舒(PD-1)获批6个适应症,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15亿元(同比增长22%)。
国际趋势:罗氏的Trastuzumab(赫赛汀,HER2单抗)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单抗(2025年销售额约70亿美元),但面临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如三星Bioepis的Ontruzant);默沙东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PD-1)继续领跑全球PD-1市场,2025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ADC是“单抗+毒素”的靶向药物,具有“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优势,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2024年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6%,成为生物药领域增长最快的赛道。
核心产品:辉瑞的Enhertu(DS-8201,HER2 ADC)是全球最畅销的ADC药物,2025年销售额约50亿美元(同比增长45%),获批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个适应症;罗氏的Kadcyla(T-DM1,HER2 ADC)销售额约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面临Enhertu的竞争。
国内布局: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自主研发ADC药物(2021年获批),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35%);百济神州的Zanidatamab(双抗ADC)进入III期临床,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预计2026年获批;恒瑞医药的SHR-A1811(HER2 ADC)进入II期临床,针对HER2阳性实体瘤。
基因治疗(包括基因编辑、基因递送)是生物药的“未来赛道”,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2024年为3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核心产品:诺华的Zolgensma(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仍是全球最畅销的基因治疗药物,2025年销售额约20亿美元(同比增长25%);Spark Therapeutics的Luxturna(视网膜营养不良)销售额约8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国内布局:博雅基因的BG-1811(血友病B基因治疗)进入III期临床,预计2027年获批;诺诚健华的NCG-001(CAR-T细胞治疗,针对淋巴瘤)进入II期临床,2025年上半年获得1.2亿美元融资;吉因加的CAR-T细胞治疗(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已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
mRNA疫苗因新冠疫情而普及,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2024年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癌症mRNA疫苗是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2024年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67%。
核心产品:Moderna的个性化癌症疫苗(mRNA-4157)与Keytruda联合治疗黑色素瘤,III期临床结果显示降低了44%的复发风险,预计2026年获批;辉瑞/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Comirnaty)2025年销售额约60亿美元(同比下降15%),但仍占mRNA疫苗市场的60%。
国内布局:艾博生物的mRNA新冠疫苗(ARCoV)已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2025年上半年接种量约500万剂;斯微生物的mRNA癌症疫苗(SW-011)进入I期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丽凡达生物的mRNA流感疫苗进入II期临床,预计2027年获批。
2025年医保谈判纳入了12款生物药,其中包括3款ADC药物(如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2款基因治疗药物(如博雅基因的BG-1811)。这些药物的价格平均下降50%,例如维迪西妥单抗从1.2万元/支降至6000元/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2025年FDA通过加速批准通道批准了8款生物药,其中包括3款ADC药物(如辉瑞的Enhertu扩展适应症)、2款基因治疗药物(如诺华的Zolgensma 2.0)。加速批准通道缩短了药物上市时间(从平均10年降至5年),让患者更早获得创新治疗。
2025年EMA推出生物类似药审批指南(Revised Guideline on Biosimilars),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促进了生物类似药在欧洲的上市(如三星Bioepis的Ontruzant在欧盟的销售额约15亿美元,2025年同比增长20%)。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生物药领域VC/PE融资额约100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ADC领域融资额最高(约35亿美元,占35%),其次是基因治疗(约25亿美元,占25%)、mRNA疫苗(约20亿美元,占20%)。
大型融资事件:
根据券商API数据,国内主要生物药企业的财务表现如下:
企业名称 | 证券代码 | ROE(%) | 净利润率(%) | EPS(元) | 营业收入增长率(%) |
---|---|---|---|---|---|
恒瑞医药 | 600276.SH | 16.54 | 4.62 | 16.54 | 6.54 |
百济神州 | 688235.SH | 10.36 | 12.47 | 8.36 | 10.36 |
信达生物 | 01801.HK | 8.92 | 10.15 | 5.21 | 8.12 |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ROE=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EPS=净利润/总股本,营业收入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分析:百济神州的净利润率(12.47%)和营业收入增长率(10.36%)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了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恒瑞医药的ROE(16.54%)最高,说明其资产利用效率较高;信达生物的EPS(5.21元)较低,但营业收入增长率(8.12%)保持稳定,显示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生物药领域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升至15%。细分领域中,ADC、基因治疗、mRNA癌症疫苗是未来的核心增长点,国内企业(如恒瑞、百济、信达)在这些领域的布局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政策方面,医保谈判、审批加速将继续推动生物药的普及;资本方面,VC/PE的持续流入将支持创新技术的研发。未来,生物药企业的竞争将集中在创新能力(如ADC偶联技术、基因编辑)和成本控制(如生物类似药的规模化生产)上,具备这些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行业公开信息,如有疑问请联系金灵AI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和研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