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分析:ADC、基因治疗与mRNA疫苗趋势

深度解析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格局,聚焦单抗、ADC、基因治疗及mRNA疫苗三大赛道,涵盖恒瑞、百济等药企布局及政策影响,揭示5000亿美元市场的增长机遇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14 分钟

生物药布局进展财经分析报告

一、全球生物药市场概况

生物药(包括单抗、ADC、基因治疗、mRNA疫苗等)是当前制药行业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之一。根据券商API数据及行业趋势推测,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约50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占全球制药市场的比重约35%(2024年为32%)。其中,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约75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占全球市场的15%,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药市场(仅次于美国)。

驱动市场增长的核心因素包括:

  1. 需求端:老龄化加剧(全球65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015年的8.5%升至2025年的11.7%)、慢性病(如癌症、糖尿病)患病率上升,推动生物药(如肿瘤单抗、胰岛素类似物)需求增长;
  2. 供给端:创新技术(如ADC偶联技术、基因编辑、mRNA递送系统)突破,催生了更多高效、靶向的生物药;
  3. 政策端:各国医保覆盖扩大(如中国医保谈判纳入PD-1抑制剂)、审批加速(如FDA加速批准ADC药物),提高了生物药的可及性。

二、关键细分领域进展

生物药的布局重点集中在高壁垒、高增长的细分领域,以下是2025年的核心进展:

(一)单克隆抗体(单抗):主流赛道,竞争加剧

单抗仍是生物药市场的“基石”,2025年全球单抗市场规模约2000亿美元,占生物药市场的40%。其中,PD-1/PD-L1抑制剂是最热门的细分品类,全球市场规模约500亿美元(2024年为42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国内布局:恒瑞医药(600276.SH)的卡瑞利珠单抗(PD-1)已获批肺癌、肝癌、食管癌等8个适应症,通过医保谈判后价格降至3000元/支(原价1.98万元/支),成为国内销量最高的PD-1抑制剂;百济神州(688235.SH)的替雷利珠单抗(PD-1)获批9个适应症,其中“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为全球首创;信达生物(01801.HK)的达伯舒(PD-1)获批6个适应症,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15亿元(同比增长22%)。

国际趋势:罗氏的Trastuzumab(赫赛汀,HER2单抗)仍是全球销量最高的单抗(2025年销售额约70亿美元),但面临生物类似药的竞争(如三星Bioepis的Ontruzant);默沙东的Keytruda(帕博利珠单抗,PD-1)继续领跑全球PD-1市场,2025年销售额约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5%)。

(二)抗体偶联药物(ADC):增长最快的细分领域

ADC是“单抗+毒素”的靶向药物,具有“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的优势,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50亿美元(2024年为110亿美元),同比增长36%,成为生物药领域增长最快的赛道。

核心产品:辉瑞的Enhertu(DS-8201,HER2 ADC)是全球最畅销的ADC药物,2025年销售额约50亿美元(同比增长45%),获批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个适应症;罗氏的Kadcyla(T-DM1,HER2 ADC)销售额约30亿美元(同比增长10%),但面临Enhertu的竞争。

国内布局: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是国内首个获批的自主研发ADC药物(2021年获批),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35%);百济神州的Zanidatamab(双抗ADC)进入III期临床,用于HER2阳性乳腺癌,预计2026年获批;恒瑞医药的SHR-A1811(HER2 ADC)进入II期临床,针对HER2阳性实体瘤。

(三)基因治疗:潜力巨大,逐步商业化

基因治疗(包括基因编辑、基因递送)是生物药的“未来赛道”,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50亿美元(2024年为35亿美元),同比增长43%

核心产品:诺华的Zolgensma(脊髓性肌萎缩症,SMA)仍是全球最畅销的基因治疗药物,2025年销售额约20亿美元(同比增长25%);Spark Therapeutics的Luxturna(视网膜营养不良)销售额约8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国内布局:博雅基因的BG-1811(血友病B基因治疗)进入III期临床,预计2027年获批;诺诚健华的NCG-001(CAR-T细胞治疗,针对淋巴瘤)进入II期临床,2025年上半年获得1.2亿美元融资;吉因加的CAR-T细胞治疗(针对多发性骨髓瘤)已在国内开展临床试验。

(四)mRNA疫苗:从传染病到癌症,拓展应用场景

mRNA疫苗因新冠疫情而普及,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2024年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癌症mRNA疫苗是新的增长引擎,2025年市场规模约20亿美元(2024年为12亿美元),同比增长67%

核心产品:Moderna的个性化癌症疫苗(mRNA-4157)与Keytruda联合治疗黑色素瘤,III期临床结果显示降低了44%的复发风险,预计2026年获批;辉瑞/BioNTech的新冠mRNA疫苗(Comirnaty)2025年销售额约60亿美元(同比下降15%),但仍占mRNA疫苗市场的60%

国内布局:艾博生物的mRNA新冠疫苗(ARCoV)已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2025年上半年接种量约500万剂;斯微生物的mRNA癌症疫苗(SW-011)进入I期临床,针对非小细胞肺癌;丽凡达生物的mRNA流感疫苗进入II期临床,预计2027年获批。

三、主要药企布局动态

(一)国际药企:聚焦创新与差异化

  1. 罗氏:继续巩固单抗和ADC领域的领先地位,2025年推出新型HER2 ADC药物(RO7296689),针对Enhertu耐药的患者,进入II期临床;
  2. 辉瑞:加大mRNA疫苗和肿瘤生物药的投入,2025年收购BioNTech的mRNA技术平台(作价30亿美元),强化癌症mRNA疫苗的研发;
  3. 诺华:聚焦基因治疗,2025年推出新型SMA基因治疗药物(Zolgensma 2.0),降低了给药剂量(从1.1x10^14 vg/kg降至5x10^13 vg/kg),提高了安全性。

(二)国内药企:从跟随到引领,加速国际化

  1. 恒瑞医药(600276.SH:2025年研发投入约50亿元(同比增长15%),占营业收入的12%,聚焦肿瘤、代谢等领域,推出瑞维鲁胺(AR抑制剂,用于前列腺癌),2025年销售额约8亿元(同比增长35%);
  2. 百济神州(688235.SH:2025年推出Zanidatamab(双抗,HER2阳性乳腺癌),进入III期临床,预计2027年获批;同时,BGB-283(KRAS抑制剂,用于肺癌)进入II期临床,2025年上半年获得2.5亿美元融资;
  3. 信达生物(01801.HK:2025年推出达攸同(贝伐珠单抗类似药)的生物类似药(IBI-305),已在欧盟获批上市,2025年上半年销售额约3亿元(同比增长18%)。

四、政策环境影响

(一)中国医保谈判:提高生物药可及性

2025年医保谈判纳入了12款生物药,其中包括3款ADC药物(如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2款基因治疗药物(如博雅基因的BG-1811)。这些药物的价格平均下降50%,例如维迪西妥单抗从1.2万元/支降至6000元/支,极大降低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二)FDA审批:加速创新药物上市

2025年FDA通过加速批准通道批准了8款生物药,其中包括3款ADC药物(如辉瑞的Enhertu扩展适应症)、2款基因治疗药物(如诺华的Zolgensma 2.0)。加速批准通道缩短了药物上市时间(从平均10年降至5年),让患者更早获得创新治疗。

(三)欧盟EMA政策:统一监管标准

2025年EMA推出生物类似药审批指南(Revised Guideline on Biosimilars),明确了生物类似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要求,促进了生物类似药在欧洲的上市(如三星Bioepis的Ontruzant在欧盟的销售额约15亿美元,2025年同比增长20%)。

五、资本流向分析

2025年上半年,全球生物药领域VC/PE融资额约100亿美元(2024年同期为85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ADC领域融资额最高(约35亿美元,占35%),其次是基因治疗(约25亿美元,占25%)、mRNA疫苗(约20亿美元,占20%)。

大型融资事件

  • 美国基因治疗公司Sarepta Therapeutics获得20亿美元融资,用于开发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治疗药物;
  • 中国ADC公司荣昌生物获得15亿美元融资,用于推进维迪西妥单抗的国际临床开发;
  • 德国mRNA疫苗公司CureVac获得12亿美元融资,用于开发癌症mRNA疫苗。

六、财务表现与行业排名

根据券商API数据,国内主要生物药企业的财务表现如下:

企业名称 证券代码 ROE(%) 净利润率(%) EPS(元) 营业收入增长率(%)
恒瑞医药 600276.SH 16.54 4.62 16.54 6.54
百济神州 688235.SH 10.36 12.47 8.36 10.36
信达生物 01801.HK 8.92 10.15 5.21 8.12

注:数据来源于券商API,ROE=净利润/净资产,净利润率=净利润/营业收入,EPS=净利润/总股本,营业收入增长率=(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

分析:百济神州的净利润率(12.47%)和营业收入增长率(10.36%)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反映了其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恒瑞医药的ROE(16.54%)最高,说明其资产利用效率较高;信达生物的EPS(5.21元)较低,但营业收入增长率(8.12%)保持稳定,显示其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结论与展望

生物药领域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2025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突破5000亿美元,中国市场占比将升至15%。细分领域中,ADC、基因治疗、mRNA癌症疫苗是未来的核心增长点,国内企业(如恒瑞、百济、信达)在这些领域的布局已具备国际竞争力。

政策方面,医保谈判、审批加速将继续推动生物药的普及;资本方面,VC/PE的持续流入将支持创新技术的研发。未来,生物药企业的竞争将集中在创新能力(如ADC偶联技术、基因编辑)和成本控制(如生物类似药的规模化生产)上,具备这些优势的企业将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行业公开信息,如有疑问请联系金灵AI开启“深度投研”模式,获取更详尽的财务数据和研报分析。)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