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当升科技营收增速放缓原因分析:行业环境与成本压力

分析当升科技2025年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收缩、原材料成本上涨及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当升科技营收增速放缓原因分析报告

一、引言

当升科技(300073.SZ)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营收增速放缓问题备受市场关注。本文基于2025年中报及历史财务数据,从行业环境、产品竞争力、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多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驱动因素。

二、财务数据概述

根据券商API数据[0],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44.32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约15%(注:2024年全年营收约90亿元,上半年约45亿元);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28%。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25%(2023年营收约105亿元)放缓至2024年的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转为负增长。

三、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分析

(一)行业环境恶化: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正极材料需求收缩

当升科技的核心业务为三元正极材料(占营收比重约80%),其需求高度依赖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3年的35%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2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2%),主要因:

  1. 补贴退坡:中国、欧洲等主要市场逐步取消新能源汽车补贴,消费者购车成本上升,需求释放放缓;
  2. 竞争加剧:传统车企(如丰田、大众)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型,市场集中度下降,动力电池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的采购量增长乏力;
  3. 技术替代:磷酸铁锂(LFP)材料因成本低、安全性高,在中低端新能源汽车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40%上升至2025年的55%,挤压了三元材料的市场空间。

上述因素导致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持续下跌(2025年上半年均价约18万元/吨,较2023年的30万元/吨下跌40%),当升科技的产品单价下降成为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诱因。

(二)产品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流失,销量增长乏力

尽管当升科技在三元材料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如高镍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领先行业),但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步流失:

  1. 客户结构单一:公司主要客户为特斯拉、蔚来等高端新能源车企,而这些客户近年来销量增速放缓(如特斯拉2025年上半年销量同比仅增长5%),导致公司订单量下降;
  2. 新进入者挤压:如容百科技、邦普循环等企业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成本,抢占了部分中低端市场份额;
  3. 研发投入不足: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2.23亿元,占营收比重5.03%,较2023年的6.5%有所下降。研发投入不足导致公司在高容量、长寿命等高端三元材料领域的技术优势减弱,无法有效应对LFP材料的替代压力。

数据显示,当升科技的三元材料销量从2023年的3.5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8万吨(增速8.5%),但2025年上半年仅销售1.7万吨(同比下降10%),销量下滑进一步加剧了营收增速的放缓。

(三)成本控制失效:原材料价格上涨,毛利率大幅收缩

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锂、镍、钴(占成本比重约70%),近年来这些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

  1. 锂价上涨:2025年上半年锂价(碳酸锂)均价约25万元/吨,较2024年的20万元/吨上涨25%,主要因智利、澳大利亚等锂矿供应紧张;
  2. 镍价波动:2025年上半年镍价(电解镍)均价约18万元/吨,较2024年的15万元/吨上涨20%,因印尼镍矿出口限制导致供应短缺。

尽管产品价格下跌,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当升科技的毛利率大幅收缩: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5.96%(营收44.32亿元-成本41.68亿元),较2023年的**20%**下降14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收缩不仅挤压了利润空间,也导致公司无法通过降价策略提升销量。

(四)费用管理不善:管理费用与财务费用上升,挤压利润空间

2025年上半年,当升科技的管理费用达到9162万元,占营收比重2.07%,较2023年的1.5%上升0.5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4552万元(利息收入大于支出),但销售费用(2840万元)与研发费用(2.23亿元)均较2023年有所增加。

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

  1. 人员扩张:公司为应对市场竞争,2025年上半年新增员工200人(主要为研发与销售人员),导致工资及福利支出增加;
  2. 研发投入效率低下:尽管研发费用增加,但未形成有效的技术壁垒(如高镍三元材料的专利被竞争对手模仿),无法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3. 应收账款占用:2025年上半年应收账款27.20亿元,占总资产比重13.9%,较2023年的**10%**上升3.9个百分点,导致资金占用成本增加。

四、结论与建议

当升科技营收增速放缓是行业环境恶化、产品竞争力下降、成本控制失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应对这一问题,公司需采取以下措施:

  1. 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磷酸铁锂材料的研发投入,拓展中低端市场,降低对三元材料的依赖;
  2. 提升客户多样性:与传统车企(如丰田、大众)建立合作关系,分散客户风险;
  3. 加强成本控制:通过规模化采购、技术创新(如锂资源回收)降低原材料成本;
  4. 提高研发效率:聚焦高容量、长寿命的三元材料(如固态电池用正极材料),形成技术壁垒。

五、风险提示

  1.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低于预期;
  2. 磷酸铁锂材料的替代压力进一步加大;
  3. 原材料价格波动加剧。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未引用外部搜索结果。)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