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当升科技2025年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原因,包括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三元正极材料需求收缩、原材料成本上涨及研发投入不足等多重因素,并提出优化建议。
当升科技(300073.SZ)作为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其营收增速放缓问题备受市场关注。本文基于2025年中报及历史财务数据,从行业环境、产品竞争力、成本控制、费用管理等多维度展开分析,揭示其营收增速放缓的核心驱动因素。
根据券商API数据[0],当升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总营收44.32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下降约15%(注:2024年全年营收约90亿元,上半年约45亿元);净利润2.96亿元,同比下降28%。营收增速从2023年的25%(2023年营收约105亿元)放缓至2024年的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转为负增长。
当升科技的核心业务为三元正极材料(占营收比重约80%),其需求高度依赖新能源汽车市场。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从2023年的35%大幅下滑至2024年的2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12%),主要因:
上述因素导致三元正极材料的价格持续下跌(2025年上半年均价约18万元/吨,较2023年的30万元/吨下跌40%),当升科技的产品单价下降成为营收增速放缓的主要诱因。
尽管当升科技在三元材料领域具备技术优势(如高镍三元材料的能量密度领先行业),但近年来市场份额逐步流失:
数据显示,当升科技的三元材料销量从2023年的3.5万吨增长至2024年的3.8万吨(增速8.5%),但2025年上半年仅销售1.7万吨(同比下降10%),销量下滑进一步加剧了营收增速的放缓。
三元正极材料的主要原材料为锂、镍、钴(占成本比重约70%),近年来这些原材料价格波动剧烈:
尽管产品价格下跌,但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导致当升科技的毛利率大幅收缩: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约5.96%(营收44.32亿元-成本41.68亿元),较2023年的**20%**下降14个百分点。毛利率的收缩不仅挤压了利润空间,也导致公司无法通过降价策略提升销量。
2025年上半年,当升科技的管理费用达到9162万元,占营收比重2.07%,较2023年的1.5%上升0.57个百分点;财务费用为-4552万元(利息收入大于支出),但销售费用(2840万元)与研发费用(2.23亿元)均较2023年有所增加。
费用上升的主要原因:
当升科技营收增速放缓是行业环境恶化、产品竞争力下降、成本控制失效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应对这一问题,公司需采取以下措施: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0],未引用外部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