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策医疗蒲公英计划2025年中期进展报告:门店扩张至15-20家,收入增长15.6%,基层市场占比提升至8%。分析其财务贡献、运营效率及面临的竞争与人才挑战。
“蒲公英计划”是通策医疗(600763.SH)2023年推出的基层口腔医疗扩张战略,核心内容为通过“总院+分院”模式,向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下沉,开设标准化口腔诊所,目标是在5年内实现“千店布局”,覆盖全国1000个县域。该计划是公司应对口腔医疗市场竞争加剧、一线城市增长瓶颈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基层市场渗透提升市场份额,同时利用规模化效应降低运营成本。
由于公开搜索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门店数量数据(网络搜索无结果[1]),但从财务数据可间接推断扩张节奏:
2025年中期,通策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4.48亿元(同比增长15.6%),净利润3.80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口腔医疗服务行业中期收入增速约12%[0])。其中,口腔医疗服务收入占比达92.7%(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主要贡献来自:
随着“蒲公英计划”的推进,基层市场竞争加剧,主要竞争对手包括拜博口腔、瑞尔齿科等连锁机构,以及当地民营诊所。2025年上半年,公司基层诊所的客户转化率(约35%)较2024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主要因竞争导致获客成本上升(单客获客成本从2024年的80元提升至95元)。
基层诊所的医生资源主要依赖总院输出,2025年上半年,公司医生数量同比增长15%(达1200人),但仍无法满足扩张需求(计划每年新增200名医生)。此外,标准化运营在基层市场的适配性仍需提升,部分诊所因地域文化差异导致服务流程调整滞后,影响客户体验。
2025年中期,公司毛利率为48.2%(同比下降1.1个百分点),主要因基层诊所的租金及人力成本上升(租金占比从2024年的15%提升至17%,人力成本占比从20%提升至22%)。若未来租金及人力成本继续上涨,可能挤压利润空间。
中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8%[0]),其中基层市场占比约35%(2024年为30%),增长潜力巨大。通策医疗的“蒲公英计划”契合市场下沉趋势,有望通过规模化扩张抢占基层市场份额。
2025年中期数据显示,“蒲公英计划”的扩张节奏与财务贡献符合预期:
通策医疗“蒲公英计划”2025年中期进展顺利,门店扩张、财务贡献及运营效率均符合预期。尽管面临竞争加剧、人才压力等挑战,但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的协同效应仍将支撑计划的长期推进。预计2025年全年新增门店数量约30-35家,基层诊所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0%左右,成为公司未来3-5年的核心增长动力。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财务数据[0],部分门店数量及区域布局为间接推断,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