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上半旬 博瑞医药市销率合理性分析:估值过高还是合理?

本报告分析博瑞医药(688166.SH)市销率(P/S)合理性,指出其30-35倍P/S远超行业均值,结合收入下滑、低毛利率业务占比高等因素,认为当前估值过高,存在回调压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0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7 分钟

博瑞医药(688166.SH)市销率合理性分析报告

一、市销率(P/S)计算与基本情况

市销率(Price-to-Sales Ratio, P/S)是衡量企业估值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 \text{P/S} = \frac{\text{总市值}}{\text{营业收入}} ]

1. 关键数据获取(截至2025年9月9日)

  • 最新股价:91.0元/股(来源于券商API数据[0]);
  • 总股本:约4.23亿股(注册资本42276.82万元,按1元/股面值计算[0]);
  • 总市值:(91.0 \times 4.23 = 384.7)亿元;
  • 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12.83亿元(2024年年报数据[0]);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7亿元(2025年中报数据[0])。

2. P/S计算结果

  • 以2024年全年营业收入计算:( \text{P/S} = \frac{384.7}{12.83} \approx 30 );
  • 以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年化10.74亿元)计算:( \text{P/S} = \frac{384.7}{10.74} \approx 35.8 )。

二、市销率合理性分析维度

(一)行业对比:远高于细分行业平均水平

博瑞医药的核心业务为医药中间体、原料药研发与生产(占比超80%),属于低毛利率、强周期性的细分领域。根据券商API数据及行业公开资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企业的市销率(P/S)通常处于2-10倍区间(例如:普洛药业(000739.SZ)2024年P/S约2倍、华海药业(600521.SH)约3.75倍)。

博瑞医药30-35倍的P/S显著偏离行业均值,即使考虑其“原料药与制剂一体、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的业务拓展预期,当前估值仍远超行业合理范围。

(二)增长性:收入与盈利双下滑,高P/S缺乏支撑

市销率的核心逻辑是市场对企业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但博瑞医药的近期业绩表现与“高增长”预期完全背离:

  • 收入端: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5.37亿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6.42亿元)下降16.3%(年化后全年收入将较2024年的12.83亿元进一步下滑);
  • 盈利端: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165万元,同比2024年上半年(约1亿元)大幅下降83.5%(主要因销售费用(3.96亿元)、管理费用(7.07亿元)及研发投入(2.9亿元)大幅增加,吞噬了毛利空间)。

收入与盈利的双下滑,意味着博瑞医药当前的高P/S缺乏基本面支撑,市场对其“增长潜力”的预期未得到业绩验证。

(三)业务结构:低毛利率业务占比高,估值溢价无依据

博瑞医药的业务结构以医药中间体、原料药为主(2024年占比约85%),此类业务的毛利率通常在**20-30%**之间(远低于制剂或创新药的50%以上毛利率)。尽管公司提及“发酵半合成技术平台、多手性药物技术平台”等研发投入,但未形成规模化的高附加值业务(如创新药或高端制剂):

  • 创新药管线:公司未披露具体的临床阶段创新药进展(如IND申请或III期临床数据),“仿制药与创新药结合”的业务体系仍处于布局初期;
  • 制剂业务:虽有拓展计划,但当前收入占比极低(2024年制剂收入不足1亿元),无法支撑高估值。

低毛利率的业务结构决定了博瑞医药的收入质量较弱,高P/S(30-35倍)与业务价值不匹配。

(四)估值对比:远超同行,泡沫化特征明显

选取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行业的龙头企业进行估值对比(数据截至2025年9月9日):

公司名称 2024年营业收入(亿元) 总市值(亿元) 市销率(P/S)
普洛药业(000739.SZ 102.6 210 2.05
华海药业(600521.SH 81.3 305 3.75
博瑞医药(688166.SH 12.83 385 30.0

博瑞医药的P/S(30倍)是普洛药业的14.6倍、华海药业的8倍,即使考虑其“创新药布局”的预期,估值溢价仍显极端。

三、结论与建议

1. 市销率合理性判断:不合理,估值过高

博瑞医药的市销率(30-35倍)远高于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行业的合理区间(2-10倍),且存在以下矛盾:

  • 业绩与估值矛盾:收入与盈利双下滑,但估值仍维持高位;
  • 业务与估值矛盾:低毛利率业务占比高,未形成高附加值业务;
  • 同行对比矛盾:远超龙头企业的估值水平,泡沫化特征明显。

2. 投资建议

  • 短期:高P/S与基本面背离,股价存在回调压力;
  • 长期:需关注创新药管线进展(如临床数据披露)及制剂业务规模化情况,若未出现实质性突破,高估值难以持续。

关键数据来源

  1. 券商API数据[0]:最新股价、总股本、2024-2025年财务数据;
  2. 公司年报[0]:业务结构与收入构成;
  3. 行业公开资料: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行业平均P/S。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