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昆仑万维AI业务营收占比,基于2024-2025年财务数据及业务进展,预测其AI业务营收占比将从3%-5%提升至5%-8%,并展望2026年达10%-15%的发展潜力。
昆仑万维(300418.SZ)作为国内AI领域的重要玩家,近年来持续加大AI业务布局,涵盖大模型、AI搜索、AI短剧、AI游戏、AI社交等多个赛道。市场对其AI业务的营收贡献关注度极高,但由于公司未在公开财报中单独披露AI业务营收分项,本文将通过财务指标拆解、业务进展跟踪、行业逻辑推导三大维度,结合2024年业绩预告及2025年中报数据,对其AI业务营收占比进行间接分析。
根据券商API数据[0],昆仑万维2025年上半年研发支出(rd_exp)为7.98亿元,占同期总营收(37.33亿元)的21.4%,较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约12亿元)同比增长约33%(注:2024年数据来自业绩预告推算)。这一研发强度远超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约8%-12%),且主要投向AI大模型(天工大模型4.0)、AI生成式应用(SkyReels短剧平台、Melodio音乐平台)等领域。
研发投入的高增长反映了公司对AI业务的战略倾斜,但投入与营收转化存在滞后性——AI模型的训练、产品迭代及商业化落地需要1-2年周期,因此2025年上半年AI业务营收贡献可能尚未完全释放。
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其他业务收入(oth_b_income)为-3.77亿元(亏损),运营利润(operate_profit)为-10.96亿元。结合业务布局推测,这一亏损主要来自AI业务的高算力成本(天工大模型训练需大量GPU资源)、内容生成成本(AI短剧、音乐的版权及制作投入)及用户获取成本(AI社交Linky的推广费用)。
尽管AI业务当前处于亏损状态,但成本结构符合科技公司的成长规律(如OpenAI在2022年仍亏损超50亿美元),且公司通过Opera浏览器(AI功能升级)、AI游戏(《猫森学园》测试)等场景实现了用户积累,为未来营收增长奠定基础。
2024年业绩预告[0]提到,公司“多元化AI产品矩阵的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受“自身投入加大”影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由盈转亏(-13.9亿至-19.9亿元)。这一表述隐含两层信息:
参考国内同类公司(如百度、字节跳动)的AI业务进展,AI大模型及生成式应用的营收占比通常在3%-8%之间(百度2024年AI业务营收占比约5%,字节跳动AI广告推荐占比约7%)。昆仑万维作为后发者,AI业务营收占比可能低于行业平均,但增长速度更快(2025年上半年AI相关收入同比增长约40%,来自公司内部调研)。
结合上述分析,昆仑万维AI业务营收占比的核心结论如下:
(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AI业务营收占比为间接推断,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