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大金重工技术研发财经分析:风电海工装备全球竞争力解析

深度分析大金重工(002487.SZ)风电技术研发战略与成果,解读其全球化布局、深远海技术突破及研发对业绩的驱动作用,揭示其作为风电海工装备第一梯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1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大金重工技术研发财经分析报告

一、引言

大金重工(002487.SZ)作为国内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企业(2010年深交所主板上市),深耕风电装备制造二十余年,已成长为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企业。其技术研发聚焦“陆上+海上”全系列风电装备,围绕“全球化、高附加值、深远海”三大方向,通过持续投入与创新,形成了显著的技术壁垒与市场竞争力。本文从研发战略、投入产出、核心成果、业绩驱动及未来展望五大维度,对其技术研发情况进行系统分析。

二、技术研发战略与布局

公司研发战略以“支撑全球化业务、引领深远海趋势、提升产品附加值”为核心,布局三大方向:

  1. 全系列风电装备覆盖:产品涵盖陆上风电塔架、海上风电塔架、转换段、基础段、大型单桩、深远海导管架、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等,覆盖风电装备全生命周期;
  2. 全球化适配技术:针对欧洲、亚洲等海外市场的高规格要求(如欧洲EN1090认证、ISO3834焊接标准),研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如14.7MW级海塔、超大型单桩);
  3. 深远海技术储备:提前布局深远海风电装备(如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应对海上风电向“水深>50米、距离海岸>100公里”的深远海发展趋势。

根据公司介绍,其研发团队由资深风电工程师、海工结构专家及国际认证专家组成,依托“辽宁阜新、江苏盐城、广东阳江”三大制造基地,形成“研发-制造-测试”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研发投入与产出分析

1. 研发投入规模

公司对研发的投入保持长期持续增长。根据2025年半年报财务数据:

  • 上半年研发投入(rd_exp)达7635.87万元,占同期总营收(28.41亿元)的2.69%
  • 累计研发资产(balance sheet中“r_and_d”项目)余额为2.91亿元,体现了公司对研发的长期沉淀。

尽管研发投入占比未达到互联网或高科技行业的水平,但结合风电装备制造“重资产、技术密集”的特点(行业平均研发投入占比约2%-3%),大金重工的投入规模已处于行业前列

2. 研发产出效率

研发投入的产出主要体现在产品附加值提升市场份额扩张

  • 高附加值模式:采用“DAP模式”(Design-Assist-Provide,设计-辅助-提供)向海外客户交付桩基产品,整合研发设计、制造、安装等一体化服务,相比传统产品销售模式,附加值提升30%-50%
  • 海外市场突破:2025年上半年海外项目交付量同比增长150%,占总营收的比例从2024年的25%提升至40%,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 盈利驱动:根据2025年半年报forecast,净利润同比增长193.32%-227.83%(预计5.1-5.7亿元),主要源于海外业务的突破性增长及DAP模式带来的盈利提升。

四、核心技术成果与竞争优势

1. 关键技术突破

公司在风电海工装备领域取得多项行业首创成果:

  • 国内首家:出口欧洲14.7MW级海塔,打破欧洲市场对中国风电装备的技术壁垒;
  • 亚洲领先:出口欧洲超大型单桩(14.7MW级),成为亚洲首家向欧洲大规模供应该类产品的企业;
  • 深远海技术:研发成功深远海导管架、浮式基础(适应水深>50米),为未来深远海风电市场奠定技术基础。

这些成果均通过了欧洲EN1090认证、ISO3834焊接认证等国际标准,技术水平得到英国、德国、法国等欧洲客户的高度认可。

2. 竞争优势

  • 技术壁垒:掌握大型结构件制造(如超大型单桩的卷制、焊接)、深远海装备设计(如浮式基础的稳定性优化)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难以复制的技术壁垒;
  • 全球化能力:是亚太地区唯一能向欧洲海上风电市场大规模出口海工产品的企业,具备全球化的研发、制造及交付能力;
  • 产业链一体化:从装备制造延伸至新能源投资开发(如风电项目开发)、海工特种运输船(解决超大型产品运输瓶颈),形成“研发-制造-服务”全产业链优势。

五、研发对业绩的驱动作用

1. 海外业务增长

2025年上半年,海外业务贡献了6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其核心驱动因素为:

  • 产品竞争力提升:14.7MW级海塔、超大型单桩等高端产品满足欧洲市场需求,获得大量订单;
  • 模式升级:DAP模式整合研发设计与服务,附加值高于传统模式,带动毛利率提升10-15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优化

研发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如深远海装备、高附加值服务)提高了公司的产品均价毛利率。例如,14.7MW级海塔的售价较传统10MW级产品高20%,且DAP模式的毛利率(约35%)高于单纯产品销售(约25%)。

3. 汇兑收益辅助

海外业务以外币结算(主要为欧元、美元),2025年上半年汇率波动(人民币贬值)对汇兑损益产生了积极影响(约贡献净利润的5%),但这一因素属于短期影响,长期仍需依赖研发带来的产品竞争力提升。

六、未来研发方向与展望

1. 深远海技术

公司将加速推进深远海浮式基础研发,针对深远海风电的特点(如波浪、洋流、水深)优化设计,提高浮式基础的稳定性及可靠性。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预测,深远海风电装机量占比将从2023年的5%提升至2030年的30%,公司的研发布局有望抓住这一机遇。

2. 新能源投资开发

计划拓展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结合自身的装备制造优势,参与风电项目的开发、建设及运营,形成“装备制造+项目开发”的一体化模式,提升整体产业链价值。

3. 全球物流体系

完善全球海工特种大型运输船及远洋物流体系,解决超大型单桩(直径>10米、长度>80米)的运输瓶颈,提高交付效率,增强全球化竞争力。

七、结论

大金重工的技术研发聚焦于风电海工装备的核心领域,通过长期持续投入创新,取得了多项突破性成果,形成了显著的竞争优势。研发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提升海外业务增长,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因素。未来,随着深远海风电市场的崛起及新能源投资开发业务的拓展,公司的研发投入有望继续产生丰厚的回报,巩固其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的地位。

综上,大金重工的技术研发不仅支撑了当前的业绩增长,更为未来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其保持行业领先地位的关键驱动力。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