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大金重工在风电行业的政策支持及发展前景,涵盖行业政策背景、公司业务与政策契合度、财务表现及未来展望,揭示其作为风电海工装备领军企业的潜力。
大金重工(002487.SZ)作为国内风电塔筒行业首家上市企业,深耕风电装备制造二十余年,已成长为全球风电海工装备制造第一梯队企业。尽管本次未获取到针对公司的直接政策支持文件,但结合风电行业的国家战略布局及公司业务特性,其发展仍深度受益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政策驱动。本报告将从行业政策背景、公司业务与政策契合度、财务表现及未来展望等维度,系统分析政策对大金重工的支持逻辑及发展潜力。
风电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关键路径。尽管本次未检索到“风电行业十四五政策”的具体内容,但根据公开信息及行业共识,国家对风电行业的支持政策贯穿于规划引导、财政补贴、技术创新等多个层面:
这些政策为风电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大金重工作为行业龙头,直接受益于行业规模扩张及技术升级需求。
大金重工的核心业务(风电塔架、海工装备)与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核心方向完全一致,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维度:
公司是国内少数具备**全系列风电塔架(陆上+海上)**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产品涵盖14.7MW级海塔、超大型单桩等高端装备。随着国家“十四五”风电装机目标的推进,风电塔架需求将持续增长:
随着风电向深远海发展(水深>50米),海工装备(如浮式基础、海上升压站)成为制约海上风电规模化的核心瓶颈。大金重工已布局深远海浮式基础研发,并完善全球海工特种大型运输船及远洋物流体系,其业务与国家“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高度契合,有望在未来深远海风电市场中占据先机。
尽管未获取到直接政策支持数据,但公司财务表现已充分体现行业政策驱动的增长逻辑:
根据券商API数据[0],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营收28.41亿元,同比增长(未披露具体增速,但结合行业趋势推测)超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参考2024年同期数据,增速或超20%);基本每股收益0.86元,保持较高盈利水平。
公司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化战略的推进:海外项目交付量大幅增加(如欧洲14.7MW级海塔、超大型单桩),且出口产品采用附加值更高的DAP(目的地交货)模式,带动整体盈利提升。此外,汇率波动(外币结算)对汇兑损益产生积极影响,进一步增厚利润。
公司固定资产净值27.67亿元(2025年上半年),较2024年末增长约10%,主要用于海工装备产能扩张及深远海技术研发;货币资金33.41亿元,现金流充足,为未来研发投入及市场拓展提供了坚实支撑。
尽管未获取到针对大金重工的直接政策支持文件,但公司业务(风电塔架、海工装备)与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如“双碳”目标、深远海风电技术创新)高度契合,其业绩增长已充分体现行业政策驱动的逻辑。未来,随着深远海风电市场的崛起及全球化布局的深化,大金重工有望在政策支持下,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全球风电海工装备领域的领军企业。
(注: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及公司公开披露信息,未包含未公开的政策支持文件,分析基于行业普遍共识及公司业务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