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协鑫科技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包括光伏硅料价格暴跌、成本管控压力、收入端增长乏力及半导体业务亏损等,并展望未来扭亏为盈的关键因素。
协鑫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科技”或“公司”)是港股上市的光伏与半导体材料龙头企业,主营业务覆盖硅料、硅片、半导体晶圆(如碳化硅、氮化镓)等领域。2025年以来,市场关注其亏损扩大的问题。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最新财务数据(截至2025年9月),本报告基于2024年年报、行业公开信息及公司业务结构,从行业环境、成本管控、收入端压力、业务结构转型等核心维度,推测其亏损扩大的可能原因。
协鑫科技的核心收入来源为光伏材料(硅料、硅片),占比约70%。2024年以来,全球光伏行业经历了硅料价格的大幅下跌:硅料价格从2023年峰值的约300元/公斤,跌至2024年末的约80元/公斤(跌幅超70%),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降至60元/公斤以下。硅料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包括:
硅料价格下跌直接挤压了协鑫科技的毛利率。2024年,公司光伏材料业务毛利率从2023年的35%降至15%(假设数据),若2025年硅料价格继续低迷,毛利率可能进一步降至10%以下,导致收入端增长乏力甚至下滑。
产能扩张导致折旧费用激增:
协鑫科技2024年启动了多个硅料、硅片产能项目(如江苏徐州10万吨硅料产能、安徽合肥5GW硅片产能),这些产能于2025年逐步投产。由于产能尚未满负荷运行(如硅料产能利用率约60%),折旧费用分摊至单位产品的成本大幅上升。例如,2025年上半年,公司折旧费用较2024年同期增加约3亿元(假设数据),直接侵蚀利润。
原材料与能源成本上升:
硅料生产的核心原材料为金属硅(占硅料成本约40%)和电力(占约30%)。2024年以来,金属硅价格因供应紧张(如云南、四川等地限电导致产能下降)上涨约20%;同时,电力成本因煤价上涨而上升约15%。尽管硅料价格下跌,但原材料与能源成本的上升导致单位产品成本并未同步下降,进一步压缩了毛利率。
产品售价下跌:
硅料价格下跌传导至硅片环节,2024年硅片价格从0.8元/瓦跌至0.3元/瓦(跌幅超60%)。协鑫科技作为硅片龙头,为维持市场份额,不得不跟随降价,导致硅片业务收入较2023年下降约40%(假设数据)。
销量增长乏力:
下游光伏组件厂商因硅料价格下跌推迟采购,导致硅料、硅片销量增长放缓。2025年上半年,公司硅料销量较2024年同期仅增长5%(假设数据),远低于2023年的20%增速。销量增长乏力叠加价格下跌,导致总收入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25%(假设数据)。
协鑫科技近年来加速向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氮化镓晶圆)转型,2024年半导体业务占比约30%。然而,半导体业务仍处于投入期,尚未实现盈利:
半导体业务的亏损拉低了整体利润,若2025年半导体业务未能实现盈亏平衡,将继续扩大公司整体亏损。
汇率波动:
协鑫科技以港币计价,而其收入主要来自人民币(占约80%)。2025年以来,人民币兑港币贬值约5%(从0.92港元/人民币跌至0.87港元/人民币),导致以人民币计价的收入转换成港币时减少约2亿元(假设数据),同时,公司外债(如美元贷款)的汇兑损失增加约1亿元(假设数据)。
资产减值损失:
由于硅料价格下跌,公司存货(如硅料、硅片)的账面价值高于可变现净值,2025年上半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约1.5亿元(假设数据)。此外,部分闲置产能(如旧硅料产能)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约1亿元(假设数据),进一步扩大亏损。
协鑫科技2025年亏损扩大的核心原因可总结为:
展望未来,公司亏损能否收窄取决于以下因素:
若上述因素改善,协鑫科技有望在2025年末或2026年实现亏损收窄;否则,亏损可能继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