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度分析渤海银行零售转型成效,从财务绩效、客户增长、市场表现及同业对比四大维度,揭示其收入占比提升至36.1%、净利润增长25.8%等关键数据,评估转型成果与未来挑战。
在银行业“轻资产、重零售”的转型浪潮下,渤海银行(9668.HK)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于2022年正式启动零售转型战略,聚焦“数字化、场景化、生态化”,目标将零售业务打造成核心增长引擎。本文从财务绩效、客户维度、市场表现、同业对比四大核心角度,结合公开财务数据与行业信息,系统评估其转型效果。
根据券商API数据[0],渤海银行2024年零售业务收入达128.6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总营收比重从2022年的28.5%升至2024年的36.1%,超越公司业务(32.4%)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其中,零售贷款(含消费贷、房贷)余额4,560亿元,同比增长15.7%,占总贷款比重从2022年的31%提升至38%;零售中间业务收入(理财、信用卡、代理业务)同比增长22.5%,占比从19%升至25%,显示转型对收入结构的优化作用显著。
2024年,零售业务净利润达35.2亿元,同比增长25.8%,占总净利润比重从2022年的21%升至30%。值得注意的是,零售业务净利润率(27.4%)显著高于公司业务(18.9%),主要因零售贷款不良率(1.12%)低于公司贷款(1.68%),且中间业务成本收入比(45%)低于公司业务(52%),体现转型带来的盈利效率提升。
2024年,渤海银行零售业务成本收入比降至58%(2022年为65%),主要得益于数字化渠道的拓展:手机银行用户数同比增长23%,线上交易占比从55%升至72%,减少了线下网点的运营成本。例如,2024年新增的**“渤银e贷”消费贷产品,全流程线上办理,单笔业务成本较传统线下模式降低40%**。
2024年末,渤海银行零售客户总数达1,230万户,同比增长15%,其中贵宾客户(资产≥50万元)数量同比增长22%,占比从8%升至10%。这一增长主要源于:(1)产品创新:推出**“渤银理财·智选系列”净值型产品,2024年理财规模同比增长30%;(2)场景渗透:与京东、美团等平台合作,推出“京东渤银联名信用卡”,新增客户中35岁以下年轻群体占比达60%**。
2024年,渤海银行手机银行月活用户(MAU)达180万户,同比增长25%;客户留存率(12个月内有交易行为)从62%升至70%。这一变化得益于数字化服务的优化:手机银行推出**“智能投顾”功能,根据客户风险偏好推荐理财组合,用户使用时长同比增长30%;此外,“渤银生活”**APP整合了缴费、购物、出行等场景,提升了客户的使用频率。
2023年,渤海银行股价受宏观经济下行与地产行业风险影响,下跌15%;但2024年以来,随着零售业务表现亮眼,股价逐步回升,全年上涨8%,跑赢恒生中国企业指数(-2%)。2025年至今,股价保持稳定,反映市场对其转型效果的认可。
截至2025年9月,渤海银行市净率(PB)为0.85倍,高于股份制银行平均(0.72倍);市盈率(PE)为6.5倍,高于同业平均(5.8倍)。这一估值溢价主要源于市场对其零售业务增长潜力的预期:券商研报显示,渤海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复合增长率(2023-2024)达17%,高于股份制银行平均(12%),因此给予更高估值。
根据行业数据[0],2024年渤海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比(36.1%)高于民生银行(32.5%)、光大银行(30.8%),但低于招商银行(58.6%)、平安银行(51.2%)。净利润贡献(30%)高于兴业银行(25%)、中信银行(28%),但低于招行(55%)、平安(45%)。显示其转型成效处于股份制银行中上游,仍有提升空间。
2024年,渤海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增速(18.2%)高于城商行平均(14%),客户数量增速(15%)高于城商行平均(10%)。例如,与南京银行(零售收入增速12%)、宁波银行(15%)相比,渤海银行转型步伐更快,主要因其一贯重视零售业务,且数字化转型投入较早。
渤海银行零售转型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挑战:
机遇:
渤海银行零售转型已取得显著成效,财务绩效、客户基础与市场表现均有提升,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未来,若能持续加强数字化转型与差异化竞争,有望进一步提升零售业务占比,成为其长期增长的核心引擎。
(注:本文数据来源于券商API与公开财务报告[0],行业对比数据来源于行业协会统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