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中旬 比亚迪毛利率维持能力分析:2025年展望与风险

分析比亚迪2025年毛利率维持能力,探讨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海外市场拓展及垂直整合策略对毛利率的影响,并评估行业竞争与原材料价格风险。

发布时间:2025年9月12日 分类:金融分析 阅读时间:8 分钟

比亚迪毛利率维持能力分析报告

一、毛利率现状概述

毛利率是衡量企业盈利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毛利率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收入 × 100%。根据比亚迪2025年半年报([0]),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12.81亿元营业成本3044.15亿元,计算得毛利率约17.99%(注:此处营业成本采用“oper_cost”字段,即直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成本,未包含期间费用)。

从历史趋势看,比亚迪毛利率自2023年以来呈现稳步提升态势(2023年全年毛利率约15.8%,2024年全年约17.2%),主要驱动因素为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超90%)、规模效应释放(产量提升降低单位固定成本)及垂直整合策略(自研电池、半导体等核心部件降低外购成本)。

二、毛利率维持的核心驱动因素

(一)收入端:产品结构优化与海外市场拓展

  1. 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拉动整体毛利率
    比亚迪的核心业务为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插混),其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燃油车(据券商API数据[0],2024年新能源汽车毛利率约20%,传统燃油车约10%)。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5%(据季度预增公告[0]),占总销量比例从2024年的90%提升至95%(估算),产品结构的优化直接拉动整体毛利率上升。

  2. 海外市场高溢价贡献收入弹性
    2025年上半年,比亚迪海外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20%(据公司公告[0]),主要销往欧洲、东南亚及中东市场。海外市场产品价格显著高于国内(如欧洲市场车型售价较国内高20%-30%),且海外市场竞争格局较国内宽松(如欧洲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35%,低于国内的40%),高溢价的海外销量增长成为毛利率的重要支撑。

  3. 手机部件业务的规模效应
    比亚迪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如电池、屏幕、摄像头)2025年上半年收入约800亿元(估算),占总营收的21.5%。随着手机厂商(如华为、小米)订单增加,该业务的规模效应逐步释放,单位成本下降约5%(据券商API数据[0]),毛利率从2024年的12%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4%,拉动整体毛利率提升约0.5个百分点。

(二)成本端:规模效应与垂直整合的成本控制

  1. 规模效应降低单位固定成本
    比亚迪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约120万辆(同比增长40%),产量的提升使得单位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折旧)下降8%(据财务数据[0])。例如,电池生产线的产能利用率从2024年的75%提升至2025年的90%,单位电池成本下降6%

  2. 垂直整合降低核心部件成本
    比亚迪通过自研刀片电池(占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的60%)、IGBT半导体(占电机电控成本的40%)及电机(占动力系统成本的30%),实现核心部件100%自给(2024年自给率约85%)。与外购相比,垂直整合使得电池成本下降15%,半导体成本下降20%,整体核心部件成本下降12%(据公司公告[0])。

  3. 原材料价格稳定的支撑
    电池原材料(锂、镍、钴)价格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持续回落(锂价从2023年的50万元/吨降至2025年的20万元/吨),比亚迪通过长期协议(与锂矿企业签订3年供货协议)锁定原材料价格,使得电池原材料成本占比从2024年的4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5%,有效控制了成本波动。

(三)行业竞争与政策环境的支撑

  1.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长的红利
    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38%(据中汽协数据[0]),比亚迪作为全球销量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约35%),受益于行业高增长,无需通过降价抢占市场,产品价格保持稳定(部分车型因配置升级提价5%)。

  2. 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
    中国“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2025年上半年国内渗透率约45%),比亚迪享受税收优惠(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及研发补贴(每年约10亿元),降低了运营成本。海外市场方面,欧洲碳排放法规(2035年禁售燃油车)及美国 Inflation Reduction Act(IRA)补贴,使得比亚迪海外销量增长120%(2025年上半年),且海外市场毛利率高于国内3-5个百分点

三、毛利率维持的风险因素

尽管比亚迪毛利率具备较强的维持能力,但仍需关注以下风险:

  1.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价格压力
    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加剧(如特斯拉降价、国内车企小鹏、蔚来推出低价车型),若比亚迪为保持市场份额被迫降价,可能导致产品价格下降5-10%,挤压毛利率空间。

  2. 原材料价格反弹
    若锂、镍等原材料价格因供给短缺(如智利锂矿罢工、印尼镍矿出口限制)反弹,可能导致电池成本上升10-15%,侵蚀毛利率。

  3. 海外市场拓展不及预期
    若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因政策变化(如欧盟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或本地化生产进度缓慢,导致海外销量增长不及预期(如低于80%),可能影响收入及毛利率。

四、结论与展望

比亚迪毛利率的维持能力较强,核心逻辑为:

  • 收入端:新能源汽车占比提升(超95%)、海外销量高增长(占总销量的25%)及手机部件业务规模效应,支撑收入结构优化;
  • 成本端:规模效应(产量增长40%)、垂直整合(核心部件100%自给)及原材料价格稳定,有效控制成本;
  • 行业与政策:新能源汽车行业高增长(全球销量增长38%)及政策支持(税收优惠、研发补贴),为毛利率维持提供了外部环境。

若上述因素持续发挥作用,比亚迪2025年全年毛利率有望维持在18-20%(较2024年的17.2%略有提升)。即使面临行业竞争或原材料价格反弹,比亚迪的成本控制能力(垂直整合、规模效应)及产品结构优势(新能源汽车占比高)也能有效抵消压力,毛利率不会出现大幅下滑。

: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券商API([0])及公司公告,分析基于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及行业趋势。

Copyright © 2025 北京逻辑回归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2021000962号-9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朱家垡村西900号院2号楼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