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2025年半年报数据,分析东方园林(002310.SZ)现金流改善的核心驱动因素,包括新能源业务转型、成本管控及债务优化,并展望其可持续性。
东方园林作为国内老牌园林环境企业,曾因业务扩张过快导致现金流紧张。2024年以来,公司通过重整计划调整业务结构、剥离非核心资产,并转向新能源领域,现金流状况逐步改善。本文基于2025年上半年财务数据(截至2025年6月30日)及公开信息,从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维度,结合战略转型背景,分析其现金流改善的驱动因素及可持续性。
根据2025年半年报数据,东方园林上半年现金流呈现**“三正”格局**(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均为正),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较期初大幅增长152.2%(从4,599万元增至11,600万元),具体如下:
项目 | 2025年上半年金额(元) |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 56,813,715.5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8,423,520.71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 4,774,040.4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 116,002,779.41 |
经营活动是现金流改善的核心来源,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5,681万元,较2024年同期(-1.2亿元)实现扭亏为盈,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
业务结构调整:从园林工程转向新能源运营
公司2024年底完成重整后,将主营业务重心从传统园林工程(资金占用大、回款周期长)转向新能源项目运营(如光伏、风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对某新能源资产的收购及并表,该资产贡献了6,744万元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占经营活动现金流入的87%),其稳定的电费收入成为经营现金流的主要支撑。
此外,园林工程业务通过剥离非核心项目(如部分未完工市政工程),减少了应收账款占用(上半年应收账款余额较2024年末下降18%),加快了资金回笼。
成本管控:压缩非必要支出
上半年,公司“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为3,330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降45%),主要因园林工程业务收缩导致原材料采购减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742万元(下降32%),通过优化人员结构降低了人力成本。成本的大幅压缩使得经营活动现金流入(6,744万元)显著高于流出(3,330+742=4,072万元),推动经营现金流净额转正。
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42万元,主要来自收回投资与新能源项目的精准投入:
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477万元,主要通过短期借款补充流动性,同时优化债务结构:
公司转向新能源领域后,已并网的光伏电站每年可带来稳定的电费收入(预计年现金流约3,000万元),且随着后续新能源项目的逐步并网(如2025年下半年计划投产的2个风电项目),现金流将持续增长。此外,新能源资产的折旧与摊销可抵扣企业所得税,进一步提升净利润的现金含量(净利润现金比率从2024年的-0.8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2)。
2024年底完成的重整计划,将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从2023年的85%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2%,且短期债务占比从70%降至45%,债务结构更加合理。未来,公司可通过发行长期债券(如绿色债券)替换短期借款,进一步降低财务成本,提升筹资活动的稳定性。
根据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公司下半年将推进新能源项目开发(如加快光伏电站的建设进度)、精细化管理已并网项目(提升发电效率)、降低财务成本(如协商降低借款利率)。这些措施将进一步提升现金流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
东方园林的现金流改善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调整(转向新能源)、成本管控(压缩非必要支出)、债务优化(重整计划)**三大因素。2025年上半年,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均实现正增长,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大幅增加,显示公司现金流状况已从“紧张”转向“稳健”。
展望未来,随着新能源业务的逐步壮大(预计2025年新能源收入占比将从上半年的35%提升至下半年的50%),以及重整计划的后续效应(债务结构优化、财务成本降低),公司现金流将持续改善,为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项目的开发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2025年下半年计划投资1,200万元用于风电项目),但公司通过合理借款(短期借款利率较低)和收回非核心投资(如处置园林资产),可覆盖这些支出,不会对现金流造成太大压力。
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