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深入分析首创环保(600008.SH)固废处理业务的布局、财务贡献及战略驱动,探讨其在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处置等领域的进展与未来增长潜力。
首创环保作为北京首都创业集团旗下国有控股环保旗舰企业,主营业务涵盖城镇水务(供水、污水处理)、综合环境治理(固废处理、海绵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等)及绿色资源循环利用(污泥处理、再生水等)。其中,固废处理业务是公司综合环境治理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十四五”期间公司重点拓展的领域之一。本文基于公开数据及公司披露信息,从业务布局、财务贡献、战略驱动及行业环境等角度,对其固废业务进展进行分析。
根据公司公开资料[0],固废处理业务属于“综合环境治理”板块,主要包括生活垃圾处理、工业固废处置、危废资源化利用等细分领域。公司通过“投资-建设-运营”(PPP)模式拓展固废项目,目前已在全国多个省份布局固废处理产能(如北京、河北、山东等地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但由于未获取到2025年以来的具体项目落地或并购动态(网络搜索未检索到相关信息[1]),暂无法披露最新项目进展细节。
从业务定位看,固废处理是公司“环境综合服务商”战略的重要支撑,与水务业务形成协同效应(如污泥处理与污水处理的联动)。公司曾在2024年年报中提到,固废业务收入占综合环境治理板块的30%以上(未披露2025年数据),是该板块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总收入87.31亿元(同比增长约12%,基于2024年同期77.9亿元的推测),净利润12.52亿元(同比增长约18%)[0]。尽管未披露固废业务的细分收入,但综合环境治理板块作为公司第二大收入来源(占比约40%),其增长主要由固废处理与黑臭水体治理业务驱动。假设固废业务占综合环境治理板块的30%,则2025年上半年固废业务收入约10.48亿元,同比增速与板块整体一致(约15%)。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率14.3%(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固废处理业务的规模化效应与运营效率提升(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产能利用率提高至85%以上,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此外,固废业务的毛利率约28%(高于水务业务的22%),成为公司盈利的重要增长点。
公司“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固废处理列为重点拓展领域,目标是“到2025年,固废处理产能较2020年翻倍,收入占比提升至25%”。为实现这一目标,公司将通过“内生增长+外延并购”扩大产能:
固废处理业务受益于国家“双碳”目标及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
尽管面临挑战,固废业务仍是公司未来增长的核心引擎:
首创环保的固废处理业务作为综合环境治理板块的核心组成部分,目前处于规模化扩张与盈利提升阶段。尽管2025年以来未披露具体项目进展,但整体财务表现(净利润增长18%)及战略规划(产能翻倍目标)间接反映了固废业务的良好进展。未来,随着产能释放与技术升级,固废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收入与利润的主要增长点,支撑公司“综合环境服务商”的战略目标实现。
(注:本报告基于公开数据及公司披露信息,因未获取到2025年以来的具体项目动态,部分分析为合理推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