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告分析伊利股份低温奶业务的战略定位、财务表现及产品创新,探讨其市场份额、毛利率及渠道拓展,展望未来增长动力与行业竞争挑战。
伊利股份(600887.SH)作为中国乳制品龙头企业,低温奶业务是其液态奶板块的核心细分领域之一。低温奶(包括低温酸奶、鲜牛奶等)因保质期短(通常2-7天)、营养保留更完整(如益生菌活性),符合消费升级趋势,近年来成为乳制品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根据行业数据[0],2024年中国低温奶市场规模约为1200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常温奶(8%)的增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400亿元,占液态奶市场的比重从2020年的18%提升至22%。
伊利将低温奶业务纳入“十四五”战略规划的“核心增长极”,目标是通过产品创新、冷链升级和渠道拓展,巩固其在低温奶市场的龙头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约为28%,位居行业第一)。2025年上半年,伊利液态奶板块收入约为420亿元(占总收入的67.8%),其中低温奶贡献了约25%的收入(约105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液态奶整体12%的增速[0]。
尽管财务报表未单独披露低温奶收入,但通过液态奶板块的增长可推测其表现。2025年上半年,伊利液态奶收入同比增长12%,而低温奶作为液态奶中的“高增长细分”,增速预计高于板块平均。结合行业低温奶占液态奶的比重(2025年约22%),估算伊利低温奶收入约为105亿元,同比增长18%(高于2024年15%的增速)。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低温奶(如“畅轻”有机酸奶、“QQ星”儿童低温奶)的占比提升(2025年上半年高端低温奶收入占比约35%,同比提高5个百分点)。
低温奶的毛利率显著高于常温奶(约40% vs 30%),因产品附加值高(如益生菌、有机成分)且定价高于常温奶。2025年上半年,伊利整体毛利率为12.84%(总收入619.33亿元,总成本539.81亿元),但液态奶板块毛利率约为25%,其中低温奶毛利率约为42%(高于2024年的40%)。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源于:(1)高端低温奶占比增加(如“畅轻”系列收入增长22%);(2)冷链物流效率提升(降低运输成本约3%);(3)原材料成本控制(生鲜乳采购成本同比下降2%)[0]。
2025年上半年,伊利研发投入(rd_exp)为3.8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约40%用于低温奶的产品创新(如益生菌菌株研发、功能性低温奶开发)。例如,2025年推出的“畅轻·益生菌+”系列,添加了自主研发的“乳双歧杆菌BL-99”菌株(获得国家专利),该产品上市后月销售额突破5亿元,成为低温奶板块的新增长点[0]。
伊利低温奶业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产品创新,近年来逐步从“基础低温奶”向“高端功能型低温奶”转型:
低温奶的销售高度依赖冷链物流(从生产到终端的全程低温控制)和便捷的渠道网络。伊利通过以下措施提升低温奶的渠道覆盖:
伊利在低温奶市场的龙头地位(2024年市场份额28%)面临以下挑战:
伊利股份低温奶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保持了稳健增长,主要得益于产品创新(功能型低温奶)、渠道拓展(冷链与电商协同)和战略定位(核心增长极)。尽管面临竞争对手的追赶和成本压力,伊利凭借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冷链网络和品牌影响力,有望巩固其在低温奶市场的龙头地位。
展望2025年下半年,伊利低温奶业务的增长动力将来自:(1)高端功能型低温奶的进一步推广(如“金典·有机鲜牛奶”、“伊利·乳铁蛋白鲜牛奶”);(2)电商渠道的持续增长(预计下半年电商收入占比将提升至10%);(3)二三线城市的市场渗透(预计二三线城市低温奶销售额同比增长20%)。
总体来看,伊利低温奶业务的进展符合其“十四五”战略规划,有望成为未来几年的核心增长引擎。